賦能未來的老人,是降低醫護負擔最好的方式

隨著社會高齡化,老人只會愈來愈多。如果未來的老人像現在的老人一樣缺乏心理韌性,對健康促進消極,醫院的負擔只會愈來愈重。醫療系統必須超前部署,與未來的老人、也就是現在的中高齡族群建立夥伴關係。

People Walking

現在的高齡健康照護系統往往在預防面難有作為,多半聚焦在瀕臨或已經進入失能階段者的醫療。這些族群的確相當需要頻繁的醫療協助,但成效往往也僅止於儘量延緩失能的步調。如果能在人們健康還沒那麼糟的時候介入,同樣的資源能促成的改變會更大。

但是在這些老人健康還沒那麼糟的中高齡階段(也許有慢性病,但身心能力還算良好,也能照顧自己),也就不在長照系統的守備範圍。這群人如果進一步,可以更健康。退一步,也許就要失能。某種程度上他們是高齡健康促進失落的環節。

現在的中高齡有更好的成長環境與教育水平,與上一個世代有顯著的不同。上一代做不到的,他們更有能力做到。上一代錯過的,他們還有機會掌握。上一代未必需要的,他們必須實踐。他們的活躍老化要比上一代更活躍。

目前中高齡族群和健康照護系統的接觸點主要還是在醫院:每一或兩年一次的定期健檢,以及每三個月一次的慢性病定期回診。前者收到報告即使尋求諮詢也只是獲得基本的衛教。後者每次就診和醫師溝通的時間有限,通常領了藥就走。頂多再多拿到一張衛教單張。

如果主要的服務接觸點就在醫院,那麼未來的醫院應該要更能夠運用這個接觸點作為槓桿,從醫病關係展開,和這群人建立夥伴關係,更積極引導大眾改變行為。增加促進健康的行為,同時減少傷害健康的行為。當然背後也包括認知與態度的改變。

上一代的高齡者受限於教育水平與成長背景,相對比較被動,健康照護服務因此比較單向,而且往往都因為病人的動機與能力限制而經常不順利。投入高昂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頂多也只能達到基本的效果。

隨著九年國教世代從今年開始進入六十五歲,新世代的高齡者將更有動機與能力跟專業人員合作,主動參與自己的健康促進與照護。

高齡醫療服務創新的機會在中高齡族群的賦能。這會是醫療服務的典範轉移,不只是既有服務的改善。也不只是醫院要改變,從醫院到社區到家庭之間每一個與健康照護有關的接觸點都必須改變。

如果我國的醫療服務能夠利用九年國教世代帶來的機會順勢轉型,趁早花個三到五年的時間從以往單向(又經常事倍功半)的模式轉為合作與夥伴模式,未來的老人會更主動促進健康並參與自己的健康照護,醫療工作者的負擔減輕,醫療品質也跟著提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