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我獨行,不必相認

滑臉書看到一則動態,說搭火車通勤最大的夢靨是在車上遇到認識的人,即使是熟識的朋友。原本可以獨處的,現在被跟他困在一起,得一路跟他聊。我深有同感。

Taiwan High Speed Rail

這就就好像你剛回到家裡,脫了外衣只穿家居服(通常是內衣褲)正要放鬆泡茶看書,郵差按鈴叫你去收掛號信。你又得重新警覺起來,再把衣服穿回來。

搭乘公共運輸享受的,本來就是「群中獨處」的自在。和這麼多陌生人有共同的起點、終點以及移動的過程。既能在人群中獨處,又有「大家都是『我們』」的歸屬感。這是公共運輸最棒的體驗。

以高鐵為例,搭高鐵多年來,我只要進到車站就有回家的感覺了,進到車廂靠窗坐定更是完全放鬆。不是比喻,真的就是回家。搭車的時間是跟自己相處最好的時間。我會儘量將自己的思緒抽離出來,享受這忙碌的一天之中難得的獨處機會。

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真正放鬆。我也會在座位上做正念呼吸,幫助解除一整天的壓力。

我十多年前就有過這段感觸:

「獨自坐在高鐵靠窗座位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天之中最棒的享受,不論那天如何展開或結束。高鐵上的一小時三十六分,不需社交,不用說話,沒有眼神接觸,就只有自己和全世界。」

不過我也不介意跟鄰座陌生人聊個幾句。好歹我也做了近二十年的使用者經驗與消費者行為研究,必要時跟陌生人聊聊的技能是齊備的。原本就沒有關係的兩個人,聊聊也就沒有負荷。隨時可中斷。

上個月有一天從台北搭高鐵回左營。台中上來一對老夫婦,座位剛好在我兩邊。我說我換個位子讓他們坐一起。他們客氣堅持不要。說只到嘉義。我就跟他們聊聊。得知他們到台中做膝蓋 PRP,連價格都知道了。為什麼沒在嘉義做我就沒問了。

文章標題說「不必相認」當然有點戲劇化啦。還是可以認的。只是我自己有時在車站或車上遠遠看到認識的人會選擇再隔遠一點,不去相認打招呼。大部分獨行者都會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大原則還是夠熟就打個招呼,夠熟且新近有一些共同關注的議題,自然會想聊一下。不夠熟的就不認了,讓萬事萬物留在它們原本的軌道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