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

今日應邀在台灣運動心理學會年會演講〈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班門弄斧,戒慎恐懼。特別感謝運動心理學會秘書長聶喬齡老師的邀請,以及前理事長盧俊宏老師的主持。交流愉快,滿載而歸。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這場演講是從今年七月 HPX84 那場〈運動的使用者經驗〉演化而來。內容結構沒有太大改變,但重心從運動本身移到休閒運動的脈絡。既然學術研討會聚焦在專業本身,脈絡的討論剛好互補。演講由四部分組成。

  • 我的運動:個人身為認知科學家與心理學家,從完全不運動到持續運動六十週的體驗、學習與洞察。
  • 休閒時間重分配:以個人為例,從三年前開始不看電視、原本用於看電視的休閒時間被釋放出來談起,分析運動成為主要休閒活動的長期脈絡。
  • 行為分析:利用 BJ Fogg 的行為模型(behavior model)分析運動的動機、能力與觸發等面向,探討運動行為出現的條件。
  • 促進大眾運動:延續前一部分,針對如何透過設計促進大眾運動提出初步建議,並鼓勵運動心理學家投入或協助相關產品與服務的開發。

演講結束,聽幾位運動心理學諮詢老師分享經驗,收穫豐富。很高興知道國內的專業與職業運動員能夠獲得運動心理學家的協助。運動心理學家必須同時滿足運動員與教練(有時還有家長)需求,也讓我印象深刻。

當然也討論到一些困境。例如體育系在台灣不是主流,運動心理學的處境又比諮商與臨床心理學更艱難一點。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專業不受重視,就業舞台不夠大,都是現場討論很熱烈的話題。

幾位老師說在爭取專業認同與就業機會上可以參考心理師的作法。我被問到意見,簡單回了其實不需要參考。畢竟場域不同,而且心理師自己也沒怎麼能突破困境。運動心理學社群可以走一條更開創性的路。

這就要回到運動的休閒脈絡了。如果我們能夠促成更多的人重新分配休閒時間,更積極地從事休閒活動,那麼運動就更有可能成為休閒活動的選項。在此脈絡下,就有很多促進運動的機會。

如果台灣有更健康的運動環境與文化,專業運動的體質會更好,規模也會擴大。而且因為人們的生活更積極,體適能與健康促進相關的產業也能創造更高價值。這些都會增加運動心理學專業的工作機會。

而這正是我的演講想傳遞的訊息。所有的學術研究始於脈絡中的現象觀察,學術的應用也還是得回歸脈絡中。也很高興在現場收到一些回饋,讓我更了解運動心理學社群的特性。

再次感謝台灣運動心理學會。期待日後能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