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城市與青春

二十五年前在台北工作生活過一年。那年我還不到三十歲。週一到週六每天上午六點多就要出門搭公車從內湖到北投。下班已經是晚上八點以後。之後有時中途會先到市區逛逛再搭末班公車回家。那年的台北記憶有很多是在夜裡。

Memory

書店

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敦南店當然是最常去的。誠品是上世紀台灣工業發展的產物。它的貢獻是在經濟起飛之後,尤其解嚴之後,引導人們學習生活。在那個年代有它不可取代的意義與價值。

來到二十一世紀,世界的趨勢是永續發展,逆轉上世紀快速工業發展造成的破壞。誠品的價值觀與生活風格卻還是停在上個世紀。我覺得有點可惜。但換個角度來看,也是獨立書店的機會。

咖啡

那年我常常會在晚上九點多鑽進忠孝東路旁的巷子裡的咖啡館,喝一杯濃縮咖啡。然後再去搭末班(或末班前一兩班)公車。那是東區還是主要商圈的時代。當時的信義區也已經是個商圈,但還沒有今日的規模,當然也還沒有誠品信義店。

另一個常喝咖啡的點是天母星巴克。有點忘了是哪間了,應該是在中山北路六段上。這間單純就是北投地緣之便。我還記得坐在街角落地窗邊的感覺。

電影

說到信義區,那年最常看電影的地方就是信義威秀影城(當時還叫華納威秀影城)。跟台灣其他地方不同,在台北看電影是要事先訂票的。到現場才買票通常只剩下很糟的位子。尤其熱門電影加上週末前夕。

記得《星際大戰首部區:威脅潛伏》這部熱門大片上映時,我只訂到得週日凌晨三點半加映的場次。這可能也是我唯一一次在這麼瘋狂的時段看電影。看完天都亮了。後來我又在比較正常的時段去二刷。

政治

那年剛好是陳水扁市長第一任任期最後一年。台北真的一整個快樂希望的現代氛圍。我還參加過幾次民政局在市民廣場辦的音樂會。

適逢選舉年,在台北也有很多湊熱鬧的機會。陳水扁與馬英九造勢的場次我都去過。前者年輕朝氣,後者伯伯搖旗。當然選舉結果不總是有道理的。

歲月

二十幾年過去,我自己都從青年變成伯伯了。這些年回到故鄉高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再加上這八年建立運動習慣以來更重視健康,為了保障睡眠時間,幾乎不太會把休閒排在晚上了。還是常上台北,通常就只是工作,當日來回。

這些年讀的書幾乎都是在圖書館借回家的,很多時候就在圖書館讀完了。書店還是會去逛的。只是真的不太進誠品了。逛獨立書店比較多。但逛得最多的還是 MUJI BOOKS。它對現代生活的掌握比誠品精準得多。

看電影是少數的夜間休閒。這是我最長期、最規律也最重要的休閒。今年就進戲院看了三十部電影。但是現在別說午夜場,就連晚上八點半、看完十點半、回到家十一點多的場次,都嫌晚了。

咖啡也是。現在起床就兩杯咖啡,午間一杯,下午一點以後就嚴禁咖啡因了。就連一杯紅茶或伯爵茶都不行。也是為了管理睡眠。

政治嘛,還是偶而湊湊熱鬧就好。我現在比較相信專注實踐正確的價值。希望世界如何改變,就先從自己做起。多專注在實踐自己能改變的事,不論是設計創新、公共運輸或是運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