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運動契約視覺化:初步嘗試
建立運動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跟自己訂定運動契約。「333」是最基本的: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率達一百三十下。一直沒有看到穿戴裝置實作這個契約,我來試著做個視覺化的原型好了。
Read More 「333」運動契約視覺化:初步嘗試人因工程
建立運動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跟自己訂定運動契約。「333」是最基本的: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率達一百三十下。一直沒有看到穿戴裝置實作這個契約,我來試著做個視覺化的原型好了。
Read More 「333」運動契約視覺化:初步嘗試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跑一趟郵局。通常是掛號寄回某趟行程的回程高鐵票根,有時則是真的寄包裹。等候時靜靜觀察,對郵政在這個時代的獨特價值也有些體悟。
Read More 郵政的時代價值我們五十幾歲這輩,小時候家裡還沒有小轎車,台灣還沒有高速公路。長途交通完全依賴台鐵。鐵路是生活的重要元素,也是世代的共同記憶。
Read More 我的公共運輸人生一般人討論書店大概不會想到無印良品,但無印良品店內的 MUJI BOOKS 是書店(尤其獨立書店)的典範:了解目標客群,也知道如何透過選書跟人連結。
Read More 無印良品 MUJI BOOKS:小書店裡的大世界我從七年前開始每年跟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訪視各地獨立書店。第一年寫過一篇〈獨立書店的未來〉。本文再從使用者經驗與消費者行為的角度彙整這些年的觀察與建議。
Read More 獨立書店的挑戰與機會三月三日上午全台無預警大停電。發生當下手機網路不通。我走出室內,來到戶外。原本是想看一下究竟是只有我的社區停電,還是範圍再大一點。
Read More 電停了,時間也停了下來近年各大企業爭相嘗試建立當責文化,但是往往船過水無痕。困難有兩個層面。第一,這不只是工作,而是個體由內到外的轉變。第二,這不只是管理,而是員工體驗的重新設計。
Read More 當責的必要條件(為什麼當責文化這麼難建立)社團法人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22 日舉行第六屆會員大會並選出新任理監事,正式邁入第十一年。我也卸下了連續擔任十年的理監事職務。人生沒有多少個十年,組織亦然。這是極有意義的一刻。
Read More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邁向第二個十年持續七十三天的三級防疫警戒即將於七月二十七日結束,降為二級。疫情依然嚴峻,我們沒有鬆懈的本錢。但的確可以開始謹…
Read More 防疫降級,開始學習與新冠共存本週五(7/16)接種第一劑 AZ 疫苗。也算人生大事,接種後認真體驗身體回饋,也利用穿戴裝置量測的數據評估。本文摘要報告過去兩天的記錄。這幾天沒有使用任何藥物。就是多喝水,多休息。
Read More 新冠 AZ 疫苗第一劑:接種後 48 小時身體反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