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土》是《無米樂》導演顏蘭權的作品,記錄兩位有機農業實踐者的故事。不論阿仁和安和哥改變了或沒有改變了什麼,都啟發觀眾的反思。我們自己要如何過更永續的生活?
剛開始看阿仁的故事,阿仁提到安和哥的時候我還沒特別想到。後來畫面出現,我立即想起來。我見過安和哥!
這張照片是 2018 年 1 月造訪他在燕巢滾水坪的蜜棗園時拍的。那是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實地交流。我們來到安和哥的棗園。他熱情地和我們介紹他的理念,一如紀錄片中那樣神采奕奕。
轉眼過了將近七年。我不太記得學校做了什麼(當時印象不錯),也不確定一些嘗試在計畫結束後是否持續。但我一直記得那一次的造訪,以及安和哥做的事。
我還想起時間相近的另一場交流。2017 年 11 月,橋頭五里林。同樣年代久遠,我不太記得細節。但我記得一件事。
交流會的開場,橋頭區長特別蒞臨致詞。他自豪地說積極爭取科學園區設在橋頭,造福鄉里。這又接上了《種土》的時空。
科學園區當然可以為地方帶來不少好處,但也會讓地方失去一些好的事物。長遠來看這真的是最適合這個地方的嗎?
尤其政府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多年,這麼多人(不只大學)進到場域中,尋找、探索、理解、設計、實驗與實踐未來的產業與生活方式。但是最後還是來了個「科學園區」的強效傳統解藥。《種土》的故事其實是這些年很多事的縮影,不限於農業。
我沒有覺得科學園區一定不好。但如果政府能夠綜觀全局、從各地的各種產業實驗(有不少還有政府的補助)中獲得新的洞察,個別的失敗教訓就有機會成為全體的成功藍圖,建立新的平衡。
當然這不容易。所有的平衡都是在大量的試誤中實驗出來的。
最好的解決方案必定是需求、理念與商業的平衡。當然要做對的事、滿足重要的需求。也要用對的方式、用合理的成本做到。最重要的是要有商業模式,把價值轉為有人買單的好價格。
這個平衡未必百分之百符合理想。但是如果可以做到七、八成,賺得到足夠的錢,這件事就能自主健康地持續下去可以做下去,不需依賴政府補助、燒盡熱情或做到倒閉。總比百分之百實踐理念但無法持續好。
《種土》是一部深具啟發性的紀錄片。電影本身拍得很好。節制,留白,讓觀眾填上自己的答案,決定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