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步行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高雄三民街小吃,中華路散步

週末傍晚一時興起,到三民街吃小吃。我不太逛夜市。偶而會想逛的,只有三民街。搭公車到七賢、自立路口走過去,吃完再沿中華路從七賢路走到五福路,最後走到新堀江搭公車。全程 3.2 公里。

Walkability

下了公車就發現行人蠻多的。很多遊客,本地人也不少。七賢二路旅館多,附近的 YouBike 都被借光光。我自己到其他城鎮的經驗也是。本地人每天開車騎機車兩點一線,不知世間變化。旁觀者清。外地人反而更熟悉各種公共服務,也比本地人更熟悉一個城市。

Walkability

走七賢轉中華路到三民街,這段路僅 750 公尺。都有人行道;七賢路又比中華路好很多。中華路是台 17 線,市區外緣的過境道路。沿途比較陰暗冷清,車聲很吵。人行道寬度或許合規,但感覺頗窄。整體的體驗有點像偏鄉道路。同樣南北向幹道,中山、博愛路有捷運,人行道也亮一點、好走一點。

Walkability

在中華、七賢路口遇到高雄名人冠軍哥。

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依然寸步難行。例如我本來想走自立路到二號運河(幸福川)邊再走到三民街,路口下了公車看了一眼就放棄,改走七賢轉中華。

Walkability

Walkability

三民街小小一段全是小吃。先吃阿萬意麵。意麵一碗五十元。吾等庶民不僅負擔得起,而且服務體驗以小吃來說相當好:店家客氣帶位,環境大致整潔,餐點上桌再付款。它或許不到連鎖餐廳或是文青吹毛求疵美學的規格,但在百元有找的級距已經算是運作得很美的解決方案了。

Walkability

Walkability

再吃老周圓仔湯。好大一碗,我一年份的糖都在這一碗了。其實我近十年都不太吃甜食了。純粹懷舊。念大學時同學們夜遊吃六合夜市,也是從中山路這頭的廣東粥吃起,中段的鱔魚麵,最後以瑞源路那頭的圓仔湯結尾。

Walkability

步行逛三民街,常常要閃避機車。這是因為傳統夜市的「街道/市集」二元性所致。但以體驗與安全的角度觀之,街道和市集還是要二擇一。市集時段就應該禁止車輛進入。

Walkability

三民街就小小一段,沒汽機車的話會很好走、好逛、好吃。

Walkability

吃完再沿著中華路走了 1.7 公里到五福路口。中華、五福路口最近重新規劃過。行人動線比以前順多了。現在可以直接切西瓜過馬路,不用像以前一樣繞外圈遠得要命。但是還沒有裝設行人號誌,過馬路時就很難判斷來不來得及。像我昨晚還沒走完就變黃燈了。

Walkability

最後走回新堀江。中山路沿線搭公車還是比很像偏鄉的中華路方便許多。這一帶週末夜裡還是很熱鬧。

Walkability

五福路原本一直都有人行道。但也該整修了。行人這麼多,人行道卻這麼窄,還常被機車佔用,而且地磚已不平整。

Walkability

宜居,從宜步行開始。高雄,至少市區,這幾年的公共運輸與步行環境改善很多。但是當然還可以更好。

Walkabilit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