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新三站:聯外交通初探
台灣公共運輸最新的里程碑高鐵雲林、彰化與苗栗站本月啟用。我於今日上午八時從左營站出發,造訪新三站並以鄰近的台鐵斗六、田中與豐富站為目的地體驗聯外轉乘服務。下午二時返抵左營,全程六小時。行程與印象如下:
Read More 高鐵新三站:聯外交通初探台灣公共運輸最新的里程碑高鐵雲林、彰化與苗栗站本月啟用。我於今日上午八時從左營站出發,造訪新三站並以鄰近的台鐵斗六、田中與豐富站為目的地體驗聯外轉乘服務。下午二時返抵左營,全程六小時。行程與印象如下:
Read More 高鐵新三站:聯外交通初探大部分男性來到中年都會發福。即使沒有像氣球充氣一樣愈來愈大,多半也會持續呈現明顯超重的體態。這不健康,但很少人覺得需要改變。來聊聊大叔為什麼不減重吧。
Read More 大叔(不)減重今年以顧問身分跟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訪視台南、高雄、屏東與台東的獨立書店。這是文化部的獨立書店營運輔導暨訪查案。我的觀察當然還是聚焦在消費者行為與使用者經驗。書店是我較不熟悉的場域,這也是一趟學習之旅。
Read More 獨立書店的未來今年六月開始騎公路自行車,至今滿三個月。四十次騎乘,累積里程超過一千兩百公里,單日騎乘超過一百公里的也有兩趟。安靜心率從原本的七十二降到六十。還有意外的驚喜:減了五公斤的體重。本文回顧這段期間的轉變。
Read More 公路車日記:三個月後的新生活高雄輕軌籬仔內站至凱旋中華站路段即將試營運。由於路權是 B 型,與一般道路間的介面設計能否避免意外發生至關重要。我於八月十七日親赴現場勘查,發現一些顯著影響安全但仍有機會改進的問題。
Read More 高雄輕軌道路介面初勘台灣人只要有機會做一件或遇到一件能夠偏離鬱悶的生活常軌一點點的事,就能釋放相當強的正面情緒。或許可說是小確幸。這現象其實透露了重要的潛在需求:我們需要學習過生活並建立自己的生活風格。
Read More 小確幸現象透露的潛在需求高雄市駁二附近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上的行人經常多到不太能騎車,前鎮小港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也開始出現行人。原因是這城市大部分的人行道與騎樓都被商家佔用。人們如果想在自家附近散步,自行車道成了自然的選擇。
Read More 自行車道:人車如何共處今年六月買了人生第一輛公路自行車之後,只要找到兩三小時的空檔就去騎車。雖然單趟還不超過五十公里,一個月來也累積了將近五百公里。我對騎乘體驗的喜愛遠超出預期,行為也產生許多改變。來聊聊第一個月的心得。
Read More 公路車日記:一輛自行車啟動行為改變的連鎖反應洞察,指的是根據對現象的深入觀察與了解,發現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好生活體驗的機會,以及能夠滿足需求甚至超越期待創造驚喜的設計。以下是十個對修練洞察力有幫助的提示。
Read More 如何修練洞察力我原本騎自行車非常隨興,就是騎跨界車在市區二十公里繞個小圈。久了之後就想擴大範圍:從市區延伸到郊區,甚至是城際旅行。這兩週開始騎公路車,幾趟下來練習了兩百公里,也累積了一些初步心得。
Read More 公路車初體驗:從探索世界到發現自我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