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

在高雄搭了十五年公車,歷經捷運通車提升公車需求、縣市合併促進公車整合、公車民營化、城鄉票價一致化與交通月票幾個階段。深感公車逐漸邁向交通平權,但在高雄境內依然有城鄉差距。需要政府與業者更積極改善,以及大眾更積極使用。

城鄉差距

Kaohsiung City Bus

此處所謂城鄉大致分四層。大致由十五年來主觀體驗到的公車服務品質區隔。當然個別業者、路線與駕駛一定有個別差異。這只是粗略的整體印象。由內往外:

  • 新興、苓雅、前金、前鎮(北)、三民、鹽埕、鼓山(新)、左營(新)
  • 前鎮(南)、鼓山(舊)、左營(舊)
  • 小港、鳳山、楠梓、岡山
  • 旗津、林園及其他原縣區的行政區

這其實是縣市合併之前就有的差距。十五年來公車服務品質全面提升,但是差距仍在。主要反映在路網密度、發車頻率、車輛品質、駕駛素養幾個方面。

路網密度與發車頻率

Kaohsiung City Bus

受到人口密度影響,愈外層路線與班次都愈來愈少,我倒是可以適應。選擇搭乘就是已經把時間掌握好了,不致誤事。候車時自然會找到可以做的事,例如探索周圍環境。

有一些就還是受到原縣區舊思維的影響。例如鳳山,以其幅員之大、人口之多,理應有更好的公車服務。但很多區域還是很難藉由公車抵達。再舉一例,小港與鳳山比鄰,但連結兩區的公車極少。

又如旗山美濃雖有國道快捷公車連結高鐵左營站,但在當地就還是很難利用公車順利移動。

公車不便之處通常就要靠公共自行車來銜接,例如騎個一兩公里到鎮上公車多的地方。但是如果公共自行車也少,困擾就比較大。在市郊(例如仁武、大社)公車不便之處公共自行車站點的確可以再多一點點。

車輛品質

Kaohsiung City Bus

這是最顯著的差異。愈往市區,車輛幾乎都是低地板了。一些大客車甚至有上下車時再降低右側底盤的設計。對於市區短而頻繁、經常搭個幾站就下車的情境幫助頗大,不論是對障礙者、老人或一般大眾。

愈往外層就愈常搭到舊式設計的公車,通常是行駛原縣區的客運。這些車座位數較多(也許為了學生上下學),但上下車得上下階梯。其實有些長輩連上下不能調降高度的低地板公車都有點吃力,上下舊式公車就更辛苦。

當然都是妥協。例如低地板公車的麻煩是座位少,而且後方座椅還是得上下階梯。但如果運量不大,且前方座椅已劃為博愛座,司機又能等乘客坐定才開車,乘客等車停穩才起身下車,問題就不大。

愈往外層也愈常愈到車況不好的車。怠速抖動,柴油味濃,行駛震動,驗票機老舊,諸如此類。

駕駛素養

Kaohsiung City Bus

不管在市區或郊區,大部分駕駛都不錯,十餘年來進步卓著。駕駛大致平穩。幾乎也都能讓乘客在車停妥後再起身下車。有些乘客在車未停妥就起身,駕駛還會請他們先坐下。這都是值得肯定的進步。

但是長期來說,愈往外層,愈常遇到疏失。有時甚至有點驚險。茲舉近年數例。

有一天夜裡從旗津中洲要搭公車到旗津輪渡站。快走到站牌時看到公車經過。邊揮手邊跑。司機一定看到了。但是公車到站下了客立即就要開走。所幸下車的乘客幫我們攔住司機。我們下車時還是跟司機說了謝謝。

又有一次從左營大路搭車回市區。郊區路線,車是真的開得又快又急。車上乘客又多,感覺就更晃。

最近一次是從仁武搭車回市區。要下車時,最靠近門邊的乘客下車後,司機立即關門開車。完全無視已經起身往車門移動的我和家人。我們反應不及,下階梯時幾乎要跌倒。當下喊了「下車」,司機才又停車開門。當然下車時還是跟司機喊了聲謝謝。

如何提升

Kaohsiung City Bus

舊式的公共運輸思維是「只」要服務弱勢。但是運量上不來,業者更吃定政府補助。弱勢族群又逆來順受,服務再爛也得用。到最後業者都在吃大鍋飯摸魚。不僅沒照顧好、實際上還犧牲了弱勢。

唯有主流化的公共運輸才真的照顧得到弱勢。目標客群要回歸主流大眾,服務標準也要提升。公共運輸要能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才有健康與永續經營的體質。加上通用設計,從主流到弱勢都顧得到。

市民也有責任。即使公車還不完美,依然要儘量搭乘。如此才能將親身體驗轉化為督促業者與政府改善的壓力。能夠帶來好的體驗的服務要擴大,不夠好的就要改善。如果大家都不搭公車,它就永遠不會進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