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的創新困境

近年來,很多台灣企業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大家相繼開始「導入」各種設計思考的方法,但未必都很順利。問題的根源,還是企業文化。

Provincial Highway 21

台灣企業多半認為創新就像製造,只要依流程操作方法就能有確定的創新產出。但是套公式就解得出來的不會是問題,照程序就做得出來的也不會是創新。創新的風險大得多。台灣企業很難參透這點,常有方法中心主義的迷思。覺得找一群人照知名設計公司的方法做一小段時間就會有一樣厲害的產出,而且常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了。

如果企業低估了創新的風險,就會出現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但這心態只會有反效果。團隊會擔心失敗而趨於保守,最後只會抵達一個確定的終點:真的失敗。台灣企業普遍看得不夠遠、不夠深、不夠細。對趨勢沒有敏感度,不敢下大賭注。如此不僅不可能大贏,甚至有可能大輸。因為什麼特色都沒有,到最後就是都變成泡沫消失在海面。

也有很多人誤解了破壞性創新。破壞性創新表面上是打破既有的商業模式,但這打破並不容易。周處除三害,你必須先破壞自己習慣的框架。轉換觀點,才有可能發現潛在需求。很多人談破壞性創新都只是為了偷懶,想要不改變自己的死腦筋就輕鬆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

這些小家子氣的心態也反映在行銷上。台灣企業超級小器,連「略施小惠換取更大回報」這麼基本的招數都不會用。越小器,人家越想佔便宜,然後你就變得更小器。自以為會做生意卻連說服與態度改變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只會挖洞埋自己。難怪連行銷都輸人。

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少有真正的創新。只有三個「過度」:過度行銷,過度設計,過度以商品為中心。在既有框架內過度行銷或設計卻缺乏真正突破框架的創新,人們很快就膩了。沒有以人為中心,就很難觸動人心。

總之,當品牌大廠展示中心像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像紀念品店,你知道這個國家問題大了。

開放又能夠承擔風險的企業文化,是導入各種方法的基礎。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導入方法帶來一些衝擊也不無道理,但不能迷信方法中心主義。高層不要一天到晚叫別人改變自己都不變,更不要急著衡量成效。轉換心態比操作方法重要得多。要喚起員工的動機、興趣與樂趣,讓創新的力量由下往上匯聚。

企業文化無法在一夕間改變,包括 CEO 的氣質。蘋果公司由 CEO 親自發表新產品,台灣企業東施效顰,味道就是不對。有些事就是很難用行銷包裝或量化指標衡量。企業文化沒有生活味與想像力,台上的主角也就少了懂得體驗生活的氣質與想像未來的熱情。你怎麼裝都裝不像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