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
頂尖競技運動員幾乎都有過人的體能天賦。透過訓練,他們將體能推向天賦的極限。但過人的天賦能否轉化為過人的表現,關鍵因素往往在心理層面。
Read More 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認知心理學
頂尖競技運動員幾乎都有過人的體能天賦。透過訓練,他們將體能推向天賦的極限。但過人的天賦能否轉化為過人的表現,關鍵因素往往在心理層面。
Read More 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近年各大企業爭相嘗試建立當責文化,但是往往船過水無痕。困難有兩個層面。第一,這不只是工作,而是個體由內到外的轉變。第二,這不只是管理,而是員工體驗的重新設計。
Read More 當責的必要條件(為什麼當責文化這麼難建立)昨天從林從一老師那裡得知,柯華葳老師過世了。
Read More 憶柯華葳老師我念高中時因為數學、物理和化學不及格而無法畢業。剛開始讀《從一到無限大:科學中的事實與猜測》很惶恐,因為想起當年的畏懼。很來很快轉為驚喜,因為讓我重新對這些領域感到興趣。
Read More 喚起好奇,就能啟動思考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熟悉的一切快速消失,不確定性也愈來愈高。面對無常,需要的是勇敢跨出舒適圈的心態。本文分享從選擇、後果、承諾、交出成果到建立紀律的永續循環。
Read More 如何面對無常?當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相當、甚至超越的那一天到來,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問題乍看很遙遠,卻也很實際。《二○六二》引導我們尋找當下的意義,重新反思自身存在的本質,檢視對自我與世界的假定,以及思考究竟該如何想像與設計更理想的未來。
Read More 二○六二,就在此時此地AM 創意製作的音樂劇《Musical TARU 恐龍復活了!》十月起北中南巡演,今天下午在高雄首演。去年看過。今年再看,又有新感受。雖然主要對象是兒童,成年人也一樣會得到啟發。
Read More 不只恐龍復活了,你的初心也是:音樂劇《Musical TARU 恐龍復活了!》讀一百五十年前西方人的台灣遊記,最讓我讚嘆的是他們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好奇心帶著他們去探索未知世界,觀察力則讓他們的體驗能夠被注意與記錄下來。
Read More 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翻譯」這主題看似單純,展開來一點也不單純:包括語言、意義、符號、表達、理解與溝通的本質,及其政治、社會與文化脈絡。《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講的就是這些事。
Read More 如果真有翻譯蒟蒻:讀大衛.貝洛斯《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詹宏志《旅行與讀書》寫自己的旅行體驗,也寫由書串起的不同時空的旅人體驗。體驗,是外界刺激與過去經驗互動的產物。在內與外、在當下與過去之間,這本書用非常細膩、緩慢與迂迴的方式展開這些體驗。
Read More 體驗的書寫與穿越:讀詹宏志《旅行與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