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

2011 年六月,我接受悠識數位的邀請開了一門課:「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認知心理學在一般大學心理系通常是一學期三學分的課,也就是說授課時數達四十八小時。為了協助業界朋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了解這個領域,我把課程濃縮為十二小時,六月 17 與 24 日各講授六小時。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超高難度的挑戰。很高興課程能夠順利完成,更高興上課內容對學員有幫助。

課程介紹

Design and Cognition

我是在設計的脈絡下開這門課的。設計是找到能夠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發生在較窄的脈絡(特定類型產品的範疇內),或是較寬的脈絡(沒有特定類型產品的限制)。不論脈絡寬窄,都需要以創新的觀點分析使用者的體驗才能發現需求。體驗來自人與環境的互動,你必須有洞察力才能從互動的過程中了解體驗。而認知心理學則是良好洞察力的核心能力。

幾乎每個嘗試自修認知心理學的人都會感受到這樣的困難:教科書由大量的理論與實驗組成,讀者很容易見樹不見林,也很不容易看出書上的內容與個人工作或經驗的關聯。所以我開這門課的目標並非灌輸片段瑣碎的知識,而是以一個主軸貫穿所有的主題,並提供多樣的例子,在學員心中搭一個穩固的鷹架。一方面幫助學員組織關於人類心理與行為的知識,一方面也幫助學員注意到相關知識與行為的關聯。而這兩者都是良好洞察力的必要條件。

十二個主題(每個主題一小時)的安排如下:

  • 導論:演化與認知
  • 學習:我們如何發現事件之間的關聯
  • 知覺:我們如何經驗這個世界
  • 注意力:我們如何克服訊息處理的瓶頸
  • 記憶(一):我們如何編碼、儲存與提取訊息
  • 記憶(二):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
  • 記憶(三):我們如何表徵與處理視覺與空間訊息
  • 概念:我們如何組織與利用經驗
  • 推理:我們如何由已知推論未知
  • 問題解決:我們如何解決各種問題
  • 創造力:我們如何產生原創且有價值的想法
  • 判斷與決策:我們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這次能夠順利開課,首先要感謝悠識數位首席資訊架構師蔡明哲(Richard)的熱情邀約與指導,沒有他就不會有這門課。我也要感謝悠識的同仁江典泗(Bryan)與李冠瑩(Rabi)的協助,讓課程的運作不論在技術或程序上幾乎都沒有任何瑕疵。我更要感謝報名的二十幾位學員。要報名這門看起來很硬又是第一次開的課,需要對主辦單位與講師非常信任。這點我真的很感激也很感動。

背景說明

Psychology of Experience

過去幾年我經常對業界的朋友談服務體驗與使用者體驗,而認知心理學一直都是主要的觀點。在大部分的演講與課程中,多半是以案例(例如電子書、網站、或來自生活中的田野觀察)帶出認知心理學知識。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淺顯易懂,但也因此很少有機會完整且深入地介紹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很難自修的知識領域,理由我在前面說過。而大學的課程又得持續一整個學期,業界朋友們很難有那樣的時間。於是去年年底我就開始構思一門濃縮的認知心理學課程。但我開始規畫之後就發現,不管再怎麼濃縮,這樣的課程時數一定還是比較多,訊息密度也比較高。規畫的難度更高,因為這門課在心理系是高年級的課,而學員未必有心理學的背景。到最後,它一定是以付費課程的形式呈現。但,誰會想付費上這種課?

一開始我其實不是非常樂觀。想著想著,就在 Twitter 上說了一句:「不曉得設計導向的付費認知心理學課程有沒有市場。」我的朋友、悠識的蔡明哲,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後就跟我說:試試看就知道了。於是我們開始討論開課的可能性。過去半年我們談過非常多次,明哲甚至利用假期專程到高雄找我討論。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課程的構想也越來越清楚。

但是要做這種沒有人做過的嘗試風險是很高的。萬一沒做好,不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許連悠識的招牌都給砸了。這就是為什麼從構想形成到實際開課經歷了整整半年的籌備。我一定要收集足夠的資料並作好足夠的準備才敢開課。即使如此,還是必然有許多不確定性。但這事我不做大概也沒人敢做,於是毅然決定開課。很高興最後課開成了。

展望未來

如果業界朋友們有足夠的興趣,這門課再次開課當然是可能的。畢竟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的課只開一次的確有點可惜。如果有更多朋友對這門課有興趣,我當然願意繼續開課。悠識和我已經開始討論繼續開課的可能性。如果確定再開課,相關資訊會公告在悠識數位的網站。

我能分享的主題其實很多元。大部分主題的核心都是認知,但呈現許多不同的樣貌。如果您感到好奇,可以看一下我的演講列表。這個列表也包含了一些課程。因為我的課程多半是演講式授課,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如果有什麼主題是您感到興趣的,請告訴我。如果列表上沒有但您覺得我可以分享的,我們也可以討論要規畫怎樣的內容。

演講與授課以外,提供顧問意見與協助規畫使用者研究也是我可以提供協助的方式。如果您覺得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也歡迎進一步討論。

延伸閱讀:認知心理學:大腦的逆向工程洞察力心理學:服務科學與服務工程失去的環節台灣品牌「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