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人生
三年多來在 Instagram 總共分享了兩千多張照片。為了方便日後回憶,都會儘量標記地點。而瀏覽其他人在相同地點分享的公開照片,或進一步瀏覽某幾位陌生人的個人頁面,也為當下的體驗帶來更多層次。
Read More Instagram 人生三年多來在 Instagram 總共分享了兩千多張照片。為了方便日後回憶,都會儘量標記地點。而瀏覽其他人在相同地點分享的公開照片,或進一步瀏覽某幾位陌生人的個人頁面,也為當下的體驗帶來更多層次。
Read More Instagram 人生讀繪本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簡單的視覺刺激喚起豐富的閱讀體驗。同一本繪本連續讀幾次,每次的體驗都不相同。讀了幾次以後稍微停下來想一下哪些體驗是繪本的哪些元素和自己哪些經驗互動形成的,也很有樂趣。
Read More 跟繪本玩遊戲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日前發信給全體員工說公司必須改變。內容非常絕望,因為唯一的重點就是降低成本。宏達電的困境以及面對困境的反應,正好反映了瀰漫在台灣企業間「不創造價值,只降低成本」的退縮思惟。
Read More 從宏達電的困境看台灣的未來在台灣現在的低薪環境中,有小孩的年輕父母都得工作才能養家活口,而且未必有良好的生活品質。親子互動時間有限,休閒時間更少。這樣的現象在居住成本高的台北特別明顯。親子教養的責任對父母來說真是既溫柔又沉重。
Read More 親子教養:既溫柔又沉重的責任台灣的作文教育在本質上是代工業的縮影。老師們只教各種解決方案,卻沒教如何發現問題。學生的時間多半花在學習抽離溝通脈絡的結構與修辭技能,卻很少有機會練習尋找與辨識能夠讓這些技能派上用場的重要溝通需求。
Read More 作文與代工使用者研究是進入人們生活的田野深入了解人與脈絡、發現潛在的真實需求、發想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轉化為有用又好用的設計的過程。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更像設計,反而沒那麼像典型的研究。
Read More 你說你對使用者研究有興趣?文創在台灣很熱門,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卻沒人說得清楚。本文彙整過去幾年我在 Twitter 分享過的二十則觀察,分成六類:現象、心態、手法、媒體、政府、中國。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台灣文創產業的真實與虛幻。
Read More 真假文創夢是潛意識對現實的超現實演繹。延續 2009-2013 的〈捕夢〉、〈織夢〉、〈追夢〉、〈入夢〉與〈說夢〉,本文彙整 2014 年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26 則夢境。分成六類:自我、虛實、電影、公路、教育、消失。
Read More 驚夢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世代都會抱怨其他的世代,就像在街上的每一種用路人都會抱怨其他用路人。當然一定有人對有人不對。但身處共同的時代,比世代歸屬更重要的是:不論你是哪個世代,你能否主動適應這個時代。
Read More 世代與時代台灣產業代工起家,核心能力是解決問題。從以前到現在,人家隨便丟個問題我們都有能力解得出來解很好。然而做品牌與創新要自己發現問題,而這也讓我們面臨困境。因為我們只被教導解決問題,沒有學過如何發現問題。
Read More 從解決問題到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