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

這是四十年前的創新了。1969 年接任位於台南縣鹽水鎮的鹽水天主堂主任司鐸的李少鋒神父,以中國廟宇的建築風格重建了當時破損嚴重的天主堂。整座教堂就像一間廟,橘瓦、紅柱、綠牆。大門有一對銅獅,一幅對聯。聖堂主體有個中式名字「祭天殿」,門口亦有一幅對聯。1974 年增建的聖母亭亦是中式風格,亭內的聖母像神似媽祖。聖堂內「最後的晚餐」壁畫上的耶穌門徒都是身著中國傳統服務的華人面孔,用的餐具是筷子,吃的食物是包子。

Read More 鹽水天主堂:宗教使用者介面的創新設計

電影《海角七號》熱賣,電影中虛構的故事也在現實世界掀起一陣狂熱。許多影迷專程來到恆春半島,就為了尋找電影中的場景。上周末我到墾丁渡假,無意間經過幾個海角七號景點:友子奶奶的家、茂伯的家、阿嘉的家、以及水蛙的機車行。每個景點都擠滿了人,附近停滿了遊覽車與小客車。這些點都在我的恆春半島景觀公路上,我知道那些區域從前的樣子。當時,眼前的景象把我嚇壞了。回過神後,我才下車拍照。不是拍景點,而是拍人潮。

Read More 海角狂熱

前幾天,我到慈濟大學講一堂早上八點的課。上課時間太早,無法當天來回。前一天就要到花蓮,第二天講完課後再回高雄。既然不趕時間,我就決定自己開車。我原本就喜歡長途駕駛,十多年前曾從伊利諾州中部連續駕駛 16 小時到紐約市,距離達 1000 英里。這次從高雄往返花蓮的路程,單程 360 公里。兩天都是上午 10:30 出發,晚上 6:30 抵達目的地。在台灣難得有這樣的駕駛經驗,真是十分過癮,也讓我再度感受到公路的療癒力量。

Read More 療癒公路

台灣主要城市的電線桿地下化程度很高,幾乎看不到電線桿。但是,走在日本街頭,即使在市區,都很容易看到電線桿。許多電線桿還是「全配」的,頂端掛了兩個巨大的變壓器。對我這個居住在很少看到電線桿的台灣城市的人來說,這景像非常吸引人。這些電線桿除了供電,對觀看者來說還有一層認知的意義:它們把電流傳輸的路徑與過程視覺化了。說來有趣,「把看不見的部件與歷程視覺化」正是在人機界面設計中幫助使用者了解系統運作原理的方法之一。

Read More 電線桿、視覺化與人機互動

自由學園明日館位於東京池袋,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於 1921 年為羽仁吉一與羽仁もと子夫婦設立的創新教育學校設計的建築。明日館是東京僅存的萊特建築,1997 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修復工程於 1999 年展開,2001 年完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日館重新啟用後的館長(現任名譽館長)吉岡努,正是當年自由學園的學生。

Read More 自由學園明日館(東京池袋)

土夏生機花園位於高雄縣六龜鄉新發村的荖濃溪畔,是一個提供餐飲與住宿服務的休閒園區。日前,在老樹部落格《樗樹》的主人帶領下,我們一行二十四人來到此地用餐。我必須說,這個園區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從沒有看過這樣能夠融合現代與自然的特性、並且能夠保留城市與鄉村優點的地方。

Read More 土夏生機花園(高雄六龜)

獅山胡椒園位於高雄縣六龜鄉新發村,是胡椒伯陳振山種植本土胡椒三十餘年的農場,也是台灣唯一種植胡椒的地區。獅山胡椒園除了種植胡椒,也開放遊客參觀與用餐。日前,在老樹部落格《樗樹》作者帶領下,我們一行十九人來到此地參觀訪問。這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如果你計畫到六龜旅遊,獅山胡椒園是一個非常值得一遊的景點。

Read More 獅山胡椒園(高雄六龜)

新中橫公路於 1991 年全線通車,包括南投縣水里鄉頂崁村至信義鄉塔塔加遊客中心 70 公里的省道台 21 線,以及塔塔加至嘉義縣中埔鄉隆興村約 85 公里的省道台 18 線阿里山公路。我熟悉阿里山公路,對水里到塔塔加這段卻很陌生。七月初剛好要開車到南投竹山演講,就決定利用回程的機會走一趟。演講當天在日月潭教師會館過夜,隔天展開兩天一夜的新中橫之旅。新中橫果然名不虛傳,讓我這個喜歡公路旅遊的人印象十分深刻。

Read More 新中橫二日遊

七月份經常搭高鐵,對「高鐵一日生活圈」有相當深刻的感受。高鐵通車後,高雄人早上可以搭高鐵前往包括台北在內的主要城市,工作或休閒至少八小時。晚上搭高鐵返回高雄後,回到家還來得及看九點播出的電視影集。最近在台北連開兩天的會,我就連續兩天搭高鐵當天來回,而不在台北過夜。我的高鐵經驗並不全都是愉快的,但整體來說還是比搭飛機好很多。

Read More 高鐵一日生活圈:一個高雄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