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
讀一百五十年前西方人的台灣遊記,最讓我讚嘆的是他們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好奇心帶著他們去探索未知世界,觀察力則讓他們的體驗能夠被注意與記錄下來。
Read More 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讀一百五十年前西方人的台灣遊記,最讓我讚嘆的是他們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好奇心帶著他們去探索未知世界,觀察力則讓他們的體驗能夠被注意與記錄下來。
Read More 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翻譯」這主題看似單純,展開來一點也不單純:包括語言、意義、符號、表達、理解與溝通的本質,及其政治、社會與文化脈絡。《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講的就是這些事。
Read More 如果真有翻譯蒟蒻:讀大衛.貝洛斯《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詹宏志《旅行與讀書》寫自己的旅行體驗,也寫由書串起的不同時空的旅人體驗。體驗,是外界刺激與過去經驗互動的產物。在內與外、在當下與過去之間,這本書用非常細膩、緩慢與迂迴的方式展開這些體驗。
Read More 體驗的書寫與穿越:讀詹宏志《旅行與讀書》十九世紀真人真事改編的《牛津解密》描述牛津英語辭典的編纂工程,故事聚焦在一個語言天才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醫師的合作關係。我做過語料庫與詞彙語意學研究,也在精神科見習過。特別有感。
Read More 牛津解密,以及一些回憶當責──為職場與生活中超出預期的狀況承擔責任,能夠讓你獲得人生的主導權,積極成長。而不是身不由己,怨嘆終身。多加一盎司,知易行難。運動,是最好的第一步。
Read More 建立當責文化,從推動職工運動開始我的人生經歷了很長一段的肥宅歲月。二十五到四十六歲,超過二十年。直到三年半前開始運動才有了一些改變。下圖是十五年前的「巔峰」時期和現在的對照。
Read More 運動,重新啟動你的人生小時候,你想像中成為大人的自己是個怎樣的人?長大後,你想像中的理想生涯會讓你成為怎樣的人?來到中年,回顧半生,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
Read More 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看到一則 BBC 的新聞報導,二十五歲以下的英國年輕人不喝酒的比例在過去十年間逐漸增加。這是有益健康的好現象。我沒看過台灣的相關統計,不過趨勢應該類似。
Read More 多發廢文,少喝酒中秋連假首日在高雄文化中心欣賞了 AMcreative 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製作的第三齣音樂劇《Musical TARU恐龍復活了!》首演。與前兩齣的風格截然不同,但同樣精采。
Read More 跟著孩子一起去冒險:音樂劇《Musical TARU 恐龍復活了!》沒有人是完美的,世界也不完美。所以,面對這個世界經常讓我們感到挫折與灰心。很多人選擇放棄,讓別人決定自己的人生,怨嘆終身。但是,你也可以選擇迎接挑戰,找回人生的主導權,就從建立紀律開始。
Read More 找回人生的主導權,就從建立紀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