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高對抗史
年屆半百,加上大半輩子生活型態不是特別健康,體重又過重,慢性病很難躲得掉。直到近年認真運動,飲食與睡眠跟著改善,三高問題也逐一解決。
Read More 我的三高對抗史年屆半百,加上大半輩子生活型態不是特別健康,體重又過重,慢性病很難躲得掉。直到近年認真運動,飲食與睡眠跟著改善,三高問題也逐一解決。
Read More 我的三高對抗史年歲漸增,退化不可避免。但只要你一輩子都能把自身的特性當成資源來盤點,懂得為這些資源找到最適合的應用情境,你就能一輩子持續成長,創造價值。
Read More 老得好的設計思考近日網上流傳幾位和我同輩的男性政治人物年輕時與現在樣貌的對照照片。差異頗大,成為話題。我也來做個自己十九歲與五十歲的對照。
Read More 歲月是把什麼刀讀一百五十年前西方人的台灣遊記,最讓我讚嘆的是他們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好奇心帶著他們去探索未知世界,觀察力則讓他們的體驗能夠被注意與記錄下來。
Read More 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翻譯」這主題看似單純,展開來一點也不單純:包括語言、意義、符號、表達、理解與溝通的本質,及其政治、社會與文化脈絡。《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講的就是這些事。
Read More 如果真有翻譯蒟蒻:讀大衛.貝洛斯《你的耳朵裡是魚嗎?》詹宏志《旅行與讀書》寫自己的旅行體驗,也寫由書串起的不同時空的旅人體驗。體驗,是外界刺激與過去經驗互動的產物。在內與外、在當下與過去之間,這本書用非常細膩、緩慢與迂迴的方式展開這些體驗。
Read More 體驗的書寫與穿越:讀詹宏志《旅行與讀書》十九世紀真人真事改編的《牛津解密》描述牛津英語辭典的編纂工程,故事聚焦在一個語言天才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醫師的合作關係。我做過語料庫與詞彙語意學研究,也在精神科見習過。特別有感。
Read More 牛津解密,以及一些回憶當責──為職場與生活中超出預期的狀況承擔責任,能夠讓你獲得人生的主導權,積極成長。而不是身不由己,怨嘆終身。多加一盎司,知易行難。運動,是最好的第一步。
Read More 建立當責文化,從推動職工運動開始我的人生經歷了很長一段的肥宅歲月。二十五到四十六歲,超過二十年。直到三年半前開始運動才有了一些改變。下圖是十五年前的「巔峰」時期和現在的對照。
Read More 運動,重新啟動你的人生小時候,你想像中成為大人的自己是個怎樣的人?長大後,你想像中的理想生涯會讓你成為怎樣的人?來到中年,回顧半生,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
Read More 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