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科學俱樂部(淘氣的科學家)
Bertrand R. Brinley 原著的 《The Mad Scientists’ Club》 系列小說出版於 1961 年,目標讀者是青少年。原著出版後不久,國語日報也出版了中譯本,書名是《淘氣的科學家》。三十年前念小學時第一次讀這本書,就深受書中的故事所吸引。多年以後上了高中,還到高雄市的國語日報出版社門市買了一本新的收藏。後來把書送給好友,想再買一本卻再也買不到了。
Read More 瘋狂科學俱樂部(淘氣的科學家)Bertrand R. Brinley 原著的 《The Mad Scientists’ Club》 系列小說出版於 1961 年,目標讀者是青少年。原著出版後不久,國語日報也出版了中譯本,書名是《淘氣的科學家》。三十年前念小學時第一次讀這本書,就深受書中的故事所吸引。多年以後上了高中,還到高雄市的國語日報出版社門市買了一本新的收藏。後來把書送給好友,想再買一本卻再也買不到了。
Read More 瘋狂科學俱樂部(淘氣的科學家)中秋前夕,我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接機。我每次來到小港機場國際線入境大廳,都一定會發現奇景。這次也不例外。我一走進大廳,就注意到出口有這樣的中英雙語標示:「請小心避免踫撞(Please Avoid Carefully The Collision)」。英語翻譯不通順且用詞不當,這是小港機場的常態,早在我意料之中。比較讓我感到困惑的是,出口為什麼要「請小心避免踫撞」?
Read More 「請小心避免踫撞」九十五年高中高職聯合登記分發入學 8 月 11 日放榜。我利用之前統計歷年(九十五、九十四)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的程式,分析了今年高中高職聯合登記分發入學高雄區榜單的 15110 個名字 。這次,我稍微修改了程式,用類似關鍵詞雲(tag cloud)的方式來顯示常見姓名的「姓名雲」。
Read More 姓名雲上星期寫了兩篇關於繁體中文共享書籤服務 HEMiDEMi 與 MyShare 的文章(見文末「延伸閱讀」)。這幾天我突然想起,PChome 在六月推出一個類似的服務:Search 2.0。中文名稱「搜雲」,顯然是從「標籤雲(tag cloud)」來的。
Read More PChome 在搜什麼雲?九十五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分發入學今天放榜了,共錄取 88,920 人。我比照之前統計八十三到九十四年大考榜單的作法,把每一個全名分成「姓氏」和「名字」兩部分,然後分別統計出現次數。
Read More 九十五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今年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首度試辦寫作測驗,明年將正式計分。面對此一新制,家長憂心,孩子擔心。補教業者心情大好,趕著舉辦各種基測作文模擬測驗,用各種誇張的例子試圖傳遞「現在的國中生作文程度普遍很差」的訊息,說服家長掏錢送孩子去補作文。我必須說,「作文能力可以藉由補習提升」的說法,根本就是詐欺。
Read More 作文、補習與詐欺閱讀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發明的最複雜的認知技能。要將印刷的符號解碼還原為有意義的語言,涉及了包括知覺、記憶、語言和思考等認知歷程及不同認知歷程間的交互作用。閱讀技能並非與生俱來,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熟練,也不是每一個人最終都能熟練地閱讀。
Read More 閱讀與認知我從 1991 年就開始使用漢語拼音,原因是技術的,而不是政治的。那年我買了一部 CASIO 的 PDA,是 1989 年 CASIO 在日本推出的 DK-5000 的中文版。中文版的外觀非常接近「【楽天オークション】漢字電子手帳」網頁上的照片那台 DK-5000,只是鍵盤右邊沒有分離的數字鍵區。
Read More 我的拼音與簡體字經驗高行健,2000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頒獎典禮上以「文學的理由」為題發表得獎演說。最近,我重讀這篇講稿,覺得其中許多關於文學的觀點,其實也適用於部落格。
Read More 部落格的理由4 月 21 日的中廣新聞網有一則新聞,標題是「推動閱讀 杜正勝說夸父追日」。如果只看到標題,可能有不少讀者會理解成「杜正勝覺得推動閱讀的人不自量力」。事實上,新聞的內容是關於教育部推動的「萬人說故事」活動的啟動儀式,部長杜正勝透過視訊參與,並扮演「故事爺爺」,為小朋友講「愚公移山」與「夸父逐日」的故事,勉勵小朋友仿效愚公與夸父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堅持的意志。
Read More 如何寫好新聞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