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要怎麼說
台灣家庭兩代之間情感表達很困難,往往只能透過非常間接的方式,而且很難真正知道彼此的需求。《爸爸,你愛我嗎?》與《艾瑪畫畫》這兩本繪本為關係中的我們帶來一些療癒與啟發。
Read More 愛要怎麼說台灣家庭兩代之間情感表達很困難,往往只能透過非常間接的方式,而且很難真正知道彼此的需求。《爸爸,你愛我嗎?》與《艾瑪畫畫》這兩本繪本為關係中的我們帶來一些療癒與啟發。
Read More 愛要怎麼說毀掉別人並不會成就自己。這事或許讓你當下有優越感,或許旁觀者還會拍手叫好。然而當人群一哄而散,沒有人會記得你。事過境遷,大家只會記得好像有那麼一件事,但是不會記得你是誰。就算記得,也是對你不好的印象。
Read More 毀掉別人並不會成就自己夜裡半睡半醒間作了個夢。我在夜裡離開實驗室準備回家,走到捷運站上了車。車廂很暗,只有我一個人。我突然想到回家走路就好了不用坐車,但門已關上。車廂開始移動。我發現這是公車,開在完全陌生的路上。
Read More 在夢與夢之間三年多來在 Instagram 總共分享了兩千多張照片。為了方便日後回憶,都會儘量標記地點。而瀏覽其他人在相同地點分享的公開照片,或進一步瀏覽某幾位陌生人的個人頁面,也為當下的體驗帶來更多層次。
Read More Instagram 人生夢是潛意識對現實的超現實演繹。延續 2009-2013 的〈捕夢〉、〈織夢〉、〈追夢〉、〈入夢〉與〈說夢〉,本文彙整 2014 年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26 則夢境。分成六類:自我、虛實、電影、公路、教育、消失。
Read More 驚夢「在家裡廚房的櫃子下找到一顆以為已經不見了的球。很高興。」這是我人生最早的記憶,大約是四十多年前念幼兒園小班或中班的時候吧。那時的家在高雄左營的莒光新村。年紀太小,年代久遠,回憶不多。但我還是決定回去看看。
Read More 人生最早的記憶五塊厝是高雄市苓雅區的舊部落之一,也是我少年與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三十五年前,我家就住在國際商工對面宜昌街的透天厝。三十年前搬到苓雅區另一個地段林德官後就很少有機會回去。近日重返老家,頗有感觸。
Read More 凝結在時空中的回憶高雄市前金區前金二街、成功一路、大同二路與市中一路之間的生旺巷(林投里)是個舊部落。三十多年前我就在旁邊的前金國小就讀。日前騎自行車經過,起懷舊之心,遂決定轉入巷內隨意看看。
Read More 或許拆不掉、但可能再也找不到的回憶我幾乎每天都會從自己當天或近期拍的照片中挑一張做成 Facebook 動態時報封面,像日記一樣。又到了 2014 年的最後一天。照例,我把這一年的 362 張封面照片製作成三分鐘的回顧影片。
Read More 四季輪迴,2014省道台 27 線沿荖濃溪溪谷從高雄茂林到荖濃。環境清幽,風景優美。五年前八八水災嚴重毀損這條公路,也奪去新開部落三十四人的生命。今年中秋,我在災後第一次重返這條一直很喜歡的公路。路況良好,但熟悉中透著點陌生。
Read More 公路的記憶:台 27 線,茂林到荖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