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
我的新書《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由寶瓶文化出版了。這是一本洞察生活的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從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我自己生活中的觀察,不論是對自我或世界的。這是為我自己以及所有想要持續探索自我、發現世界、認真生活、充實人生的成年人與青少年寫的書。
Read More 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我的新書《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由寶瓶文化出版了。這是一本洞察生活的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從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我自己生活中的觀察,不論是對自我或世界的。這是為我自己以及所有想要持續探索自我、發現世界、認真生活、充實人生的成年人與青少年寫的書。
Read More 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一百零一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分發入學今天放榜了,共錄取 59,696 人。我比照之前統計八十三到一百年大考榜單的作法,把每一個全名分成「姓氏」和「名字」兩部分,然後分別統計出現次數。
Read More 一百零一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上週末,你們結束了大學生活,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或許我沒有機會陪伴你們度過大學的最後一年,但對你們順利畢業感到的驕傲絲毫沒有減少。是的,我們都不免有些遺憾,然而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從遺憾中找到意義,我們才能繼續前進。
Read More 從遺憾中找到意義人類智慧是演化適應的產物,也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晶。隨著人們必須適應的環境越來越複雜,智慧的發展也必然會和過去不同。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預測未來,但有一些趨勢是現在就看得出來的。
Read More 智慧的未來又到了畢業季,很多學生已經開始籌辦謝師宴了。法務部廉政署《校園誠信管理手冊》裡「教師不可接受邀宴」的指引最近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很多人把批評的焦點放在指引本身的荒謬,但我覺得更應該被討論的是謝師宴這個習俗的本質。
Read More 謝師宴我在〈學習的未來〉談到,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幅度也越來越大的世界,敏銳的觀察力與強烈的好奇心是學習的關鍵。思考與學習是一體的兩面:思考引導學習,學習改變思考。思考的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Read More 思考的未來這個世界在過去兩百年先後經歷了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與二十世紀的資訊革命。每一次改變都比前一次更快速也更劇烈。如果再把二十一世紀算進來,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經驗在過去十二年的改變可能已經超越整個二十世紀了。
Read More 學習的未來迴紋針老師在〈如果你買了一支智慧手機給孩子〉這篇文章中描述了高中生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為,並指出其中有很多都是與學習無關的。她的觀察敏銳,分析仔細,也讓我想跟著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與想法。
Read More 不是智慧型手機的錯2001 年,我從美國回到高雄醫學大學任教。同一年,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積極推動的醫學院評鑑剛啟動。我…
Read More 醫學教育與使用者經驗設計2011 年 12 月 6 日下午我在基隆有場演講,當天從高雄搭高鐵轉乘台鐵往返基隆。其實我以高雄為中心的高鐵…
Read More 高鐵一日生活圈:高雄⇄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