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公車:不只促進交通平權,更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

在高雄搭了十五年的公車。近年感受到最大的改變就是低地板成為標準。至少市區公車隨意搭到的每輛都是。不只促進交通平權,更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

Kaohsiung City Bus

交通平權大家比較容易理解。體弱或障礙者要上下階梯相當困難。低地板公車雖然還是高於路面,但這一小段落差比起從前已經是很大的改善。要再進一步做到完全無階得從候車環境著手,類似輕軌的候車月台。

Kaohsiung City Bus

我想把焦點放在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即使對於上下階梯沒有困難的一般人,低地板公車都能帶來更好的乘車體驗。

市區公車服務的是頻繁的短程旅次。乘客經常搭個幾站就下車,也就是短暫離開路面或人行道再回到路面或人行道。以往要爬個幾階上車,坐沒多久又要爬個幾階下車。造成體驗的斷點。

Kaohsiung Light Rail

輕軌是最好的對照。你從人行道上順順地走就自然上車了,下車時反過來也一樣。路面電車是人本交通最現代也最進步的設計與地景。

低地板公車雖然無論如何還有上車那一階,但因為公車跟輕軌一樣都是路面上的運具,已經算是把移動體驗縫合得很好了。從離開路面到回到路面,已經足夠流暢。

相較之下,台鐵與捷運車廂和月台間雖已經完全無階,但如果你要搭車,離開路面之後必須上樓或下樓進站,進閘門之後還必須上樓或下樓到月台,中間還有大量步行。下車後要回到路面,這上上下下的過程又要全套再來一次。

所以路面上的運具,例如低地板公車,還是有其價值。尤其軌道運輸的覆蓋率有限,在城市中移動還是需要路網綿密的公車。

當然公車還有其他體驗上的問題待解決。例如路線規劃與發車頻率、加減速與行駛平穩以及司機的人際能力等。但全面低地板已經是很重要的一步。這幾年司機跟乘客都有「車完全停妥再起身下車」的默契,也是個里程碑。

習慣了低地板公車之後,來到比較郊區的地方,搭到不是低地板的公車,就會立即感到很細微的城鄉差距。

例如近期在南岡山轉運站搭了兩次高雄客運紅 69 到岡山市區,在屏東轉運站搭屏東客運 509 進市區,都不是低地板。都是近十年內採購的車。前者是 2016 的宇通(台灣宇通組裝),後者是 2017 的HINO(馨盛車體)。

最後還是要說句公道話。即使是這兩家原本經營公路客運的業者,公車還是有進步的。上面這兩例的確已經是新式的公車設計。很多人可能不記得,當年高雄捷運剛通車時,高雄客運的捷運接駁公車還是拿遊覽車來充數。而且沒有下車鈴,上車還要先跟司機說到哪站下車。

政府或業者都不應該認為公共運輸是為了照顧弱勢。因為這樣運量上不來,只能依賴政府補助。弱勢族群又逆來順受,服務再爛他們也得用。到最後業者都在吃大鍋飯摸魚。不僅沒照顧到、實際上還犧牲了弱勢。

唯有主流化的公共運輸才真的照顧得到弱勢。公共運輸要能為大眾創造更好的體驗,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運量上升,營收增加,才有健康與永續經營的體質。加上通用設計,從主流到弱勢都顧得到。盡力縫合大眾移動短點的同時也就促進了交通平權。

希望大家都能持續進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