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印刷是日常,數位只在資訊展。長大後,數位是生活,印刷進了博物館。」這是我三年前走訪臺灣印刷探索館時寫下的感觸。
文字是人類為了記錄口語而發明的視覺符號。既是發明,書寫的媒介與文本的長度一定會隨時代與技術進步而改變。既是符號,就沒有一定要綁定特定媒介。
文字發明五千年來,向來就是當時最好的媒介是什麼就寫在什麼上面。非常晚近才開始寫或印在紙上,機器大量印書的時期更短暫。紙書終究也只會是一個過渡階段。
我的閱讀量很大。連看個電影都會到圖書館借相關的書回來看。純就個人偏好來說,讀紙書的確舒服些。我讀的書絕大多數也還是紙書。
但紙書在這個時代遇到一個大問題:生產和消費都缺乏永續性。所以我對「書」這種長文本的媒介倒不堅持一定要是紙張與印刷。十萬字的書,不管是不是印在紙上,它就是十萬字的書。文本和媒介要分開來看。
這也是我儘量從公共圖書館借書、不買書的主因。就跟我選擇公共運輸、選擇不叫外送食物一樣。當然還是要看書、移動、吃飯,但方式必須更永續。
至於紙張與印刷有沒有可能像更早之前的媒介(泥板、龜甲、竹簡、絲綢……)那樣在不久的未來就退場了?我個人的預期是會的。不過未來誰也說不準。
最後回到臺灣印刷探索館。我還蠻喜歡這個館。財政部印刷廠的任務是印發票,工廠天生條件就好。觀光工廠的專業性與生活感也平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