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房子不是蓋來住的
近二十年來高雄的發展以北高雄為主,市區北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使如此,看著北高雄一棟接一棟蓋、一棟比一棟高的集合住宅大樓還是會覺得驚訝。真實的居住需求又沒那麼多,台灣的房子真的不是蓋來住的。
Read More 台灣的房子不是蓋來住的近二十年來高雄的發展以北高雄為主,市區北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使如此,看著北高雄一棟接一棟蓋、一棟比一棟高的集合住宅大樓還是會覺得驚訝。真實的居住需求又沒那麼多,台灣的房子真的不是蓋來住的。
Read More 台灣的房子不是蓋來住的牛竂是國道一號、台 88 快速道路及鳳山溪之間的高雄市鳳山區鳳甲重劃區,和鳳山的中崙同為十年前紅毛港遷村的主要安置用地之一。原本的紅毛港已經成為歷史,鳳山溪畔的牛寮及中崙成了新的紅毛港。
Read More 到牛寮重新發現紅毛港便當是鐵道文化的重要元素。這些年若剛好在用餐時段搭高鐵,我都會買推車販售的便當來吃。動筷前會拍個照,留下不少記錄。本文彙整高鐵開始販售便當以來不同時期我吃過的便當類型,也算見證高鐵便當的演進吧。
Read More 歷代高鐵便當大集合台灣高鐵通車前預估每日運量是二十四萬人,實際上卻不到一半。原因有三:公共運輸不發達、產業發展遇到困境、以及大眾感受不到價值。三個層次彼此有關聯。能充分了解原因,就能找到提升運量的機會。卻不到一半。原因有三:公共運輸不發達、產業發展遇到困境、以及大眾感受不到價值。三個層次彼此有關聯。能充分了解原因,就能找到共創價值提升運量的機會。
Read More 為什麼高鐵運量不如預期?「在家裡廚房的櫃子下找到一顆以為已經不見了的球。很高興。」這是我人生最早的記憶,大約是四十多年前念幼兒園小班或中班的時候吧。那時的家在高雄左營的莒光新村。年紀太小,年代久遠,回憶不多。但我還是決定回去看看。
Read More 人生最早的記憶五塊厝是高雄市苓雅區的舊部落之一,也是我少年與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三十五年前,我家就住在國際商工對面宜昌街的透天厝。三十年前搬到苓雅區另一個地段林德官後就很少有機會回去。近日重返老家,頗有感觸。
Read More 凝結在時空中的回憶高雄市前金區前金二街、成功一路、大同二路與市中一路之間的生旺巷(林投里)是個舊部落。三十多年前我就在旁邊的前金國小就讀。日前騎自行車經過,起懷舊之心,遂決定轉入巷內隨意看看。
Read More 或許拆不掉、但可能再也找不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