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了互動而互動

Bizzare Urinal Setup你看過讓幾位男士面對面上廁所的小便斗嗎?我有幾次在某間會議中心上課,那裡的男廁就是這麼設計的。男士們進了廁所看到小便斗如此配置,多半不敢使用。一陣尷尬之後,便轉身進入馬桶隔間了。回到教室,男廁成了討論的主題。男性學員紛紛表示:「面對面,尿不出來呀!」

我試著揣測這組小便斗的設計師是怎麼想的。一般來說,幾位彼此認識的男性同時上廁所時的確會有些互動,例如隔著小便斗聊個幾句。但與一般社交情境不同,他們彼此間並不會有眼神接觸。或許設計師由此得到靈感,想要設計一間讓男士們互動得更順利的廁所。

這個設計的問題在哪?要知道,進廁所的目的是上廁所而非互動,互動只是副產品。人們不是為了互動去上廁所,而是去上廁所時剛好有機會可以有些互動。如果本末倒置,為了促進互動讓男士們面對面,犧牲了上廁所最需要的隱私,那真的會讓人尿不出來。話當然也說不出來了。

很多產品與服務也犯了同樣的毛病:為互動而互動,忘了互動的目的與原因。例如很多 Facebook 粉絲專頁經常問一些無聊甚至討戰的問題,就為了互動。找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問讀者意見,也為了互動。轉載一些與專頁無關的圖文,還是為了互動。到最後,就只剩下機械性的操作。大家都忘了,人們上網從來不是為了互動。

另一個為互動而互動的現象是把所有產品與服務「社交化」:社交平台、社交媒體、社交雜誌、社交外掛、社交閱讀、社交行銷、社交搜尋、社交分析、社交報表、社交程式、社交音樂、社交運算、社交遊戲、社交購物、社交裝置、社交手機、社交電視、社交企業……。

這是一個任意詞彙前面加上「社交」以後看起來就像了不起的發明的時代。問題是,人們社交的目的並不是社交。你把想得到想不到的東西都社交化了,卻搞不清楚這些社交化的東西能夠在使用者真實的生活脈絡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些東西很快就會泡沫化。

互動是過程而非目的。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是為了讓教學與學習更有效率。家人在家庭聚會互動是為了聯繫情感。演講者在講台上使用無線簡報器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離開電腦來到讓聽眾看得更清楚的位置,更有效地與聽眾溝通。

新的技術也一樣。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互動技術出現,也都會有很多圍繞著這些新技術的新設計出現。但是新設計能否被使用者接受,關鍵不在新技術本身,而在新技術是否更能滿足使用者在真實生活脈絡中的需求,是否能更有效地協助使用者解決在真實生活脈絡中的問題。

記住,使用者的需求並不是新技術,而是生活中的問題被解決。使用者經驗設計的目標便是了解這些問題的本質以及使用者在脈絡中面對這些問題時面臨的挑戰,並將這些新技術轉化為能夠協助使用者更有效解決問題的工具,或是工具的一部分。

千萬別為了互動而互動。

延伸閱讀:鋼鐵愛國者的焦點團體給應用程式開發者的六個建議

(原發表於 2013-05-09 商業周刊《從生活看設計》專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