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的龜兔賽跑
台灣已經連續二十八天無本土病例。這表示社區相當安全。對照其他國家現況,台灣做得不錯。但人們必須意識到,這並不是防疫的結束。我們還在剛開始的階段。
Read More 防疫的龜兔賽跑台灣已經連續二十八天無本土病例。這表示社區相當安全。對照其他國家現況,台灣做得不錯。但人們必須意識到,這並不是防疫的結束。我們還在剛開始的階段。
Read More 防疫的龜兔賽跑近日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破百。大眾對於公共生活感到恐慌,紛紛搶購泡麵與罐頭,準備在家避難。但是別忘了,我們要對抗的是病毒,不是糧荒。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每個今天都持續促進健康。
Read More 專注在當下的健康,而不是想像的糧荒去年讀《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時,新型冠狀病毒還沒傳到人身上,當然更不可能料到後來的大流行。重讀此書,以史為鏡,頗有意思。
Read More 疾病的全球化:以史為鏡新型冠狀病毒會在上呼吸道複製,輕症多,無症狀者亦能傳播、病毒量亦高,不像 SARS 那麼好防堵。進入社區傳播不可避免。大眾真的需要更認真過生活,才能避免被感染,也才能提高萬一被感染的康復機率。
Read More 時間依然繼續在走,不管冠狀病毒走了沒有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種防疫措施讓人安心,但也難免帶來不便。這些不便也觸發人們啟動減法生活,回歸基本,重新思索以往習以為常的一切有哪些其實是可以捨去的。
Read More 在不方便中啟動減法生活,回歸基本「什麼?J Lo 五十歲了?」這大概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看了四十三歲的夏奇拉與五十歲的珍妮佛羅培茲的超級盃中場秀之後的第一句話。這是個每個人都要重新定義自己年齡的時代。
Read More 你的年齡,只有你能定義當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相當、甚至超越的那一天到來,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問題乍看很遙遠,卻也很實際。《二○六二》引導我們尋找當下的意義,重新反思自身存在的本質,檢視對自我與世界的假定,以及思考究竟該如何想像與設計更理想的未來。
Read More 二○六二,就在此時此地無意間翻出一張一九九三年十月中正大學四週年校慶、當時剛升碩二的我從林清江校長手中接下校長獎的畫面。看著就讓我覺得該寫下那段和林校長的緣分。
Read More 中正大學三十週年,憶林清江校長年歲漸增,退化不可避免。但只要你一輩子都能把自身的特性當成資源來盤點,懂得為這些資源找到最適合的應用情境,你就能一輩子持續成長,創造價值。
Read More 老得好的設計思考近日網上流傳幾位和我同輩的男性政治人物年輕時與現在樣貌的對照照片。差異頗大,成為話題。我也來做個自己十九歲與五十歲的對照。
Read More 歲月是把什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