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
今日應邀在台灣運動心理學會年會演講〈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班門弄斧,戒慎恐懼。特別感謝運動心理學會秘書長聶喬齡老師的邀請,以及前理事長盧俊宏老師的主持。交流愉快,滿載而歸。
Read More 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今日應邀在台灣運動心理學會年會演講〈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班門弄斧,戒慎恐懼。特別感謝運動心理學會秘書長聶喬齡老師的邀請,以及前理事長盧俊宏老師的主持。交流愉快,滿載而歸。
Read More 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當責,指的是歡迎新的經驗與挑戰的態度,為工作與生活做出承諾的勇氣,以及對自己有能力影響人生重要面向的信心。簡言之,它是個體掌握並決定自我與世界關係的能力。
Read More 提升自我效能,積極掌握人生:「當責」的三十項核心能力風靡全球的擴增實境遊戲《精靈寶可夢 GO(Pokémon GO)》八月六日在台灣上線,全國男女老幼紛紛走上街頭尋找神奇寶貝。以下是個人試玩和觀察一個週末的初步心得。
Read More Pokémon GO 使用者經驗初探:從情緒、認知、行為、社交到家庭不論從「333」與「150」等基本原則或從台灣成年人過重與肥胖盛行率達 43% 來看,沒有運動習慣或運動得不夠的人很多。沒有人不知道運動與健康的關聯。但是我們為什麼還是不運動?
Read More 我們為什麼不運動?去年六月底開始騎公路車,到現在剛好滿一年。不算瘋狂,但很認真。七十七次騎乘,累積里程超過兩千六百公里。本文回顧這一年來因為騎車啟動的轉變。
Read More 公路車日記:一年後的新世界去年九月開始建立運動習慣至今滿三季。經歷的變化簡單地說就是 BMI 從九個月前的 23 降到 20,體脂從 23% 降到 14%,骨胳肌率來到 36%。之前做過半年回顧,本文分享第三季的心得。
Read More 持續運動三季:健身、正念與自我效能動物園裡,三歲男孩從六公尺高處跌進大猩猩的圍欄內,昏迷不醒。一隻雌性大猩猩走向他,輕輕地把他抱起,交給趕到現場的醫療人員。這是二十年前在芝加哥發生的真實事件。
Read More 死了一隻銀背大猩猩之後今年六月開始騎公路自行車,至今滿三個月。四十次騎乘,累積里程超過一千兩百公里,單日騎乘超過一百公里的也有兩趟。安靜心率從原本的七十二降到六十。還有意外的驚喜:減了五公斤的體重。本文回顧這段期間的轉變。
Read More 公路車日記:三個月後的新生活在團體裡,很多人很怕跟別人不一樣。有人怕成為眾人目光焦點或被排擠,也有人不知做什麼才對而直接參考多數人的言行舉…
Read More 不要害怕與眾不同十三年前我剛回台灣任教就參與了當時剛啟動的醫學教育改革。當年台灣所有醫學院都正在或即將接受第一輪的醫學院評鑑,也觸發了持續十餘年的醫學教育改革。回顧我參與的十年,不可避免地目睹不少形式主義亂象,但也的確看到更多正面轉變。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台灣的心理學教育也需要改革。
Read More 心理學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