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高雄捷運紅線已經通車半年,橘線也即將通車。捷運路網逐漸形成,多年不搭公車的高雄市民也再度注意到高雄市的大眾運輸系統。以我為例,這個「多年」是 20 年。上大學後考了駕照,就再也不搭行駛路線怪、發車班次少、司機態度差的高雄市公車了。不幸的是,現在的公車系統比起當年並沒有改變多少。但如果不利用公車轉乘,又無法有效利用捷運。在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過去半年搭乘公車轉乘捷運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很久不搭公車的本地人或原本就對本地公車不熟的外地人儘快適應高雄的公車系統。

Read More 高雄市公車搭乘指南

對使用者認知的充分了解以及行為的縝密觀察,是良好設計的必要條件。前者可以幫助設計者在設計初期擬定正確的設計方向,後者則可在設計過程中幫助設計者驗證或改良原始的設計。如果設計者不了解使用者心理,又不懂得觀察使用者行為,設計出來的產品就不會有足夠的易用性。屬於「TaiwanMoney 卡」系統的高雄市公車驗票機,正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Read More 認知、觀察與設計:從高雄市公車驗票機談起

我經常開車往返高雄市苓雅區與三民區,兩點之間單程駕駛時間約 10 分鐘。昨天,我決定不開車,嘗試利用大眾運輸系統。苓雅區的出發地離捷運站距離較遠,必須搭接駁公車。三民區的目的地離捷運站較近,有接駁公車也可以步行。從出發到抵達,你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嗎?60 分鐘!駕駛自用交通工具行駛的必定是最短距離且不需轉乘,利用大眾運輸系統比較慢是可以預期的。但是,慢這麼多,也實在「太超過了」!

Read More 高雄捷運最大的困境

觀察台灣人的駕駛行為,我發現人們常常在烏雲密布、雨中、清晨、傍晚等應該開大燈的時間卻不開大燈。是的,這些時間不開大燈還是看得見前方。但雨中開大燈的目的不是照亮前方的路,而是為了讓自己的車容易被別人看到。

Read More 雨天開車請開大燈

從 2007 年 11 月到 2008 年 5 月,除了 2 月以外,每周三晚上八點我在誠品高雄大統店都有一場一小時的演講。每個月一個系列四場,六個月的演講時數剛好二十四小時。從系列主題的規畫到個別講題的擬定,從演講內容的設計到輔助材料的準備,都是不小的挑戰。最大的挑戰,還是每周實際完成那一小時的演講。回想起來,感覺還真的很像電視影集《二十四小時反恐任務(24)》。

Read More 二十四小時演講任務

高雄捷運紅線通車以來,我一直在嘗試尋找利用捷運的最佳方式。連續幾個周末,我都不開車,改搭接駁公車轉乘捷運。我和大部分的高雄人一樣,平常是不搭公車的。這幾次等車都沒等太久,公車司機態度也不錯,我對公車的信心倒也恢復一些。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就想進一步在平日也嘗試利用大眾運輸系統。不幸的是,我的第一次平日搭乘接駁公車轉乘捷運的經驗就十分不愉快。

Read More 捷運起跑了,公車呢?

「是那種碰觸的感覺。走在任何城市,你和人們總會踫撞或擦身而過。在洛杉磯,不會有人來踫到你。我們總是在玻璃和金屬組成的車廂裡。我想我們就是太懷念碰觸的感覺,才會為了想要有些感覺而撞在一起吧。」這陣子,在高雄捷運的車廂內看著來自各地的人們,總是會想到電影《衝擊效應》開場的第一段話。

Read More 碰觸的感覺

高雄捷運紅線 3 月 9 日通車,高雄市交通局的 20 條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也同步啟動。交通局的網站上有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一覽表,也有路線圖。但網站上的 PDF 檔解析度太低,不如在捷運站發放的印刷版本清楚。我把今天在捷運站拿到的接駁公車路線圖掃描成影像檔,放在我的 Flickr 相簿,希望對想搭高捷卻不熟悉接駁公車路線的朋友有所幫助(影像原始大小是 5969×2050 像素)。

Read More 高雄捷運接駁公車

土夏生機花園位於高雄縣六龜鄉新發村的荖濃溪畔,是一個提供餐飲與住宿服務的休閒園區。日前,在老樹部落格《樗樹》的主人帶領下,我們一行二十四人來到此地用餐。我必須說,這個園區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從沒有看過這樣能夠融合現代與自然的特性、並且能夠保留城市與鄉村優點的地方。

Read More 土夏生機花園(高雄六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