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每次與親友去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店長瓊文都會為每人挑選一本繪本。大家讀完自己的之後再交換著看,然後瓊文還會要我們說說心得。我在閱讀許多繪本的文字部分時經常覺得很吃力,原因是大部分繪本的文字編排都未考慮到讀者的知覺特性。我先解說我注意到的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

Read More 繪本的文字編排

凡那比颱風襲台,水淹南台灣。這幾天看電視新聞了解本地災情,發現記者還是很愛用自己的身體當成人肉深度尺。不論口語或文字都是身體部位的名稱,例如腳踝、小腿、膝、大腿、腰、胸,諸如此類。既然如此,乾脆做個像這樣的示意圖好了。不用把記者泡到水裡去,溝通效果又比記者用說的更好:

Read More 風雨中的記者

昨天中午,我前往位於蓮池潭畔的高雄市眷村文化館參觀。我穿著 T 恤、短褲與勃肯鞋Arizona 系列),剛踏進大門,館員就指著我的腳說不能穿拖鞋。我沒理會就直接走進去。離開時看了門口的標示,還真有穿拖鞋禁止進入的規定。當下覺得難以置信,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規定。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還有很多博物館也都跟幾十年前一樣禁止穿拖鞋進入。問題是,「拖鞋」的意義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Read More 穿拖鞋逛博物館

小時候聽王芷蕾的〈台北的天空〉總會納悶,為什麼沒人唱高雄的天空。高雄的天空,同樣有我們年輕的笑容還有休息和共享的角落。更棒的是,高雄比台北有更多的天空。在台北市,前看後看左看右看都是建築物,天空只有頭頂那一小片。在高雄,往任何方向都很容易就看到一大片開闊的天空。

Read More 高雄的天空

上週末,我駕車行經高雄縣仁武鄉水管路三段與澄觀路二段交叉口。我駛入水管路慢車道準備右轉,遇到紅燈停了下來。等待時,注意到位於離我至少三十米的路中央有兩面中文分別是「仁武觀音湖」與「大社觀音山」的雙語路標。直覺告訴我英語的部分必定有問題,於是我拿起相機用變焦放大的方式把遠處的路標拍下來。在相機的螢幕上,我看到難以置信的畫面:

Read More 一個觀音,各自表述

大部分高雄人只在學生時期搭公車,成年後有了自己的汽機車就不再搭公車了。原本我也一樣,但捷運通車後開始搭公車轉乘捷運,兩年下來竟也成了習慣。以下是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4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搭公車時的觀察與思考,分成五類:設計、司機、乘客、社群與自己,共 30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搭公車,在高雄

高雄是一座灰階城市。從街道、建築到人們騎的機車、開的汽車、穿的衣服,都沒有什麼彩度,就像 1998 年的電影《歡樂谷(Pleasantville)》一樣。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偶而點綴其中的計程車的黃色,某些國中運動服的粉紅與粉藍,還有剛吐到地上的檳榔汁的鮮紅色。

Read More 灰階城市

2007 年初聯繫高鐵嘉義站與嘉義縣市的嘉義公車捷運(BRT)開始營運時,我就非常感興趣。但因為高雄往返嘉義搭台鐵比較方便,我一直沒搭高鐵去過嘉義。不久前有個嘉義的行程,估算抵達市區的時間,高鐵加上 BRT 比自強號合適,於是我就改搭高鐵。整體而言,這次的嘉義 BRT 初體驗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也讓我對大眾運輸的想法有了些改變。

Read More 嘉義公車捷運(B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