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心得
今年第二季系統性地將跳繩加入平時的運動項目之中,作為高強度心肺訓練,強化平時不易訓練到的小腿,也為全身骨骼帶來衝擊。真的是很棒的運動。
Read More 跳繩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心得今年第二季系統性地將跳繩加入平時的運動項目之中,作為高強度心肺訓練,強化平時不易訓練到的小腿,也為全身骨骼帶來衝擊。真的是很棒的運動。
Read More 跳繩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心得我的學生陳郁盛出了書,《愛在飛揚的音符》。重度腦性麻痺的郁盛在這本書中訪問了十一個腦性麻痺患者的家庭,希望幫助大眾了解腦麻患者的需求,並促成政府與民間共同為他們成立庇護家園。
Read More 愛在飛揚的音符十八位跨國、跨領域專家在上週末的 MIX 2017 創新設計年會分享了個人與組織的轉型經驗。個人很榮幸代表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做開幕演講。本文分享演講的簡報檔,及演講前的專訪。
Read More 跟隨天賦,創造價值:我們對了,世界就跟著對了我們每天都在忙著扮演各種角色,不論是工作或家庭的。久了,對自己是誰感到愈來愈模糊。你也很少有機會看到自己,除了鏡中的樣子。自拍,不僅讓你能夠好好看看自己,更讓你重新學習和自己相處。
Read More 大叔自拍(六):學習和自己相處從騎公路車開始建立完整運動習慣至今已一年半。這段期間經常造訪捷安特和迪卡儂門市。它們的共同點是不只賣產品,更帶你探索運動。後者才是價值之所在。若能更積極經營實體運動與休閒社群,必能與顧客共創更高價值。
Read More 從運動用品銷售到休閒社群經營今日應邀在台灣運動心理學會年會演講〈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班門弄斧,戒慎恐懼。特別感謝運動心理學會秘書長聶喬齡老師的邀請,以及前理事長盧俊宏老師的主持。交流愉快,滿載而歸。
Read More 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年初至今寫了四篇大叔自拍文:〈讓自拍像側拍〉、〈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背景〉、〈手臂長度不是問題〉到〈臂距外、視距內,為特定時空的自己留下記錄〉。這次要回到讓自拍像側拍,但少一點控制,多一點直覺。
Read More 大叔自拍(五):盲拍,信任你的直覺中年男性通常不喜歡也不熟悉自拍。我之前分別從「讓自拍像側拍」、「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背景」與「手臂長度不是問題」談過大叔為什麼該自拍以及如何自拍。本文再示範一些「臂距外」的例子。
Read More 大叔自拍(四):臂距外、視距內,為特定時空的自己留下記錄之前研究運動與紡織的使用者經驗時注意到,一般人,尤其中高齡,從事休閒運動時特別愛穿純棉衣服。理由簡單說就是舒服。當然棉質衣服吸汗全濕之後未必真的舒服,但大家的偏好還是很強烈。
Read More 運動服裝的純棉偏好跳繩是簡單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大部分的人都會。但少數像我這樣肢體不太協調的人怎麼學也學不會。最近我為自己找到了漸進學習的方法,終於學會跳繩。以下是我的方法。
Read More 跳繩入門:七個步驟,循序漸進,一定學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