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
各行各業都有神棍。你知道,就是沒什麼本事卻把自己吹噓得比任何人本事都大,還宣稱買了他的天價產品或課程就可以立即致富、解決難題,或做到任何實際上很困難做到的事。
Read More 神棍各行各業都有神棍。你知道,就是沒什麼本事卻把自己吹噓得比任何人本事都大,還宣稱買了他的天價產品或課程就可以立即致富、解決難題,或做到任何實際上很困難做到的事。
Read More 神棍近年來,很多台灣企業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大家相繼開始「導入」各種設計思考的方法,但未必都很順利。究其原因,還是與企業文化有關。
Read More 台灣企業的創新困境每一個人都被困住了,不論是角色或觀眾。被困在超現實與寫實、生與死、選擇與命運、善與惡、正義與沉淪之間。而正當我們覺得終於從一個故事中解脫了,下一個故事又把我們拉回去。直到四段故事結束,直到我們起身離開座位,直到我們開車離開戲院,我們的心還被困在那裡,就像電影裡的角色一樣。沒有人救我們出來。
Read More 天注定台灣近年食品安全與造假問題層出不窮,無良業者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但當不同業者都做同樣的事而且還能夠騙到消費者的錢時,消費者也該反思自己有哪些不適當的信念被業者利用來欺騙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Read More 做個更聰明的消費者在二二八連假最後一天看了《KANO》。這是一部拍得很好的類型電影。一個失意的前棒球教練帶領偏鄉地區的孩子在球場上超越自我突破逆境。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逐漸找到自己的價值,教練也重新找回當年的自我。
Read More 天下嘉農: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把「從大陸批貨來賣」吹噓成「自創品牌」還發動群眾募資的 Bara,近日成了眾矢之的。Bara 搞品牌或許是個鬧劇,但這鬧劇也是台灣空洞品牌文化的縮影。大部分台灣企業的品牌經營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沒有良好的本質,只依賴行銷建立品牌形象。一切都是虛的。
Read More 品牌的本質BBC中文網報導,專業社群的社交平台 LinkedIn 推出中文版,以「領英」的中文名稱面向中國市場。這個名稱取得極好。領袖、菁英、人脈管理、個人品牌,充分反映了中國的社交價值: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以及建立工具性關係的強烈需求。
Read More 領英(LinkedIn)的中國價值一般人對公務員總有刻板印象:保守,僵化,諸如此類。但我過去十多年因為演講、會議或研究與公務機關交流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有創意與智慧、理想與熱情的公務員。他們默默地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我們真的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掌聲。
Read More 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台灣的不同世代間經常猛烈地批評對方。是的,不同世代的確有不同的特質。但這些特質並不是人們「本來」就有的,而是適應的產物。成長脈絡不同,適應的挑戰不同,塑造出來的特質也不同。
Read More 世代戰爭在台灣每隔一段時日,我都會在灑滿陽光的週末早晨到傳統早餐店喝鹹豆漿配蛋餅當早午餐。鹹豆漿對我的意義不單純是美味,有一大部分的作用是生活的分隔線。它獨特的滋味進入平日糾纏在一起的記憶中,剛好可以不干擾地作些區隔。
Read More 鹹豆漿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