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源自美國的公路系統,卻沒有發展出有著說不完故事的公路文化。為什麼?台灣的地理特性對公路建設非常嚴苛,致使台灣很晚才出現現代化的公路系統。而文化是需要時間孕育的。
關於地理特性之嚴苛,近日讀《省道台一線的故事》頗有所感。多山,尚可花時間越過或繞過。溪流湍急,分流眾多,河道多變,是更艱難的阻礙。即使驢、騾、馬這類自古以來常用於交通的動物,來到台灣也無法適應。
直到 1953 年西螺大橋通車,台灣才真正有第一條南北貫通的公路。西螺大橋通車後,1958 年,台灣有了第一條公路客運路線。以台灣的當年的經濟水平,一般家庭擁有小轎車的不多。在公路上移動,短程依賴摩托車,長程靠客運。若以西螺大橋通車起算,至今也才六十年。
相較之下,台灣從 1908 年就有縱貫鐵路,整整比公路早了五十年。雖然有時我們還是不免抱怨台灣沒有像日本一樣發展出兼具現代與歷史的精緻鐵道文化,鐵道的故事還是比公路多,也留下更多生活的味道與時間的層次。尤其是山線鐵路。
美國 66 號公路於 1926 年啟用。不論在地理上與文化上的意義,這條公路之於美國就像台一線之於台灣。但是美國的經濟條件比台灣好得太多。台灣的公路文化晚了三十多年展開,當然又更難追上了。
台灣在經濟起飛之後用非常快的速度進入現代。國道一號於 1978 年全線通車時,一般家庭也才剛開始買得起小轎車。我還記得父親開著福特雅士(Fort Escort)在高速公路上載著一家五口從高雄到台北,某些上坡路段車子還有點爬不太動呢。
也許就是因為快速的發展壓縮了文化孕育的時間。台灣在汽車開始普及的同時直接進入了高速公路的時代,人們也很快忘了台一線這條母親路。就連我自己也是在美國的那幾年受到公路文化的洗禮之後,才對人與公路的關係有了另一個層次的思考。2001 年回到台灣之後,才又重新發現並愛上在台灣各地的公路上移動的體驗。
美國的 66 號公路也曾在州際公路(高速公路)普及之後面臨被遺忘的命運。但是美國也從 1990 年代開始有系統地保留這條公路的歷史與文化痕跡。就從鄰近我當年居住的伊利諾州的密蘇里州開始。
台灣的國道、省道、縣道與鄉道連結了大城小鎮,穿過了各種地貌,見證了時空的變遷,發生過各種故事。如果能從人文與歷史的脈絡找到公路在這個時代的新價值,從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脈絡中找到公路的新需求,我們就能從心、也重新啟動台灣的公路文化。
文化需要時間孕育。但是只要有心,永遠不會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