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的大眾交通問題

在 4 月 3 日報導「追求國際友善城市 高市待努力」之後,公視晚間新聞 4 月 4 日又繼續報導「大眾交通問題多 高市民不滿意」。報導提到,高雄市的公車站設在機車道與快車道間的安全島,乘客要上下車必須穿越慢車道,非常不方便。

Bus Stop, Kaohsiung

因為沒有椅子坐,許多地方還得依賴善心民眾提供椅子:

Bus Stop, Kaohsiung

報導還提到,公車班次也太少。一位受訪民眾表示,等了一個鐘頭也沒車來。另一個問題是民眾違規成了習慣,一所明星小學前,大批家長帶著孩子逆向行駛。報導中也說,本地人習以為常,但卻讓受規矩的外國人無所適從,還因此受傷。這些問題同樣也是我常期關心的,而且有文為證。

在大眾運輸部分,十八年前,我在聯合報就寫了下面這篇文章:

「三方面」指的是公車問題、停車問題與捷運問題。我當時有三點建議:一、汰換老舊公車,並使班次更密集;二、應興建更多的停車場;三、興建大眾捷運系統。我當時期待市政府「把眼光放遠,著眼於未來,而不只是安於現狀」。十八年過去了,當年的問題卻依舊存在。人們照樣等不到公車,停車愈來愈不方便,捷運不僅沒有通車,且弊案頻傳。

高雄市政府的問題在於不知道或不想解決問題,只想作一些表面工夫掩飾問題。就以報導中提到的新的公車候車亭為例,美則美矣,卻一點也不實用。唯一讓我覺得「實用」的一幕,是我昨天經過四維國小時看到的,校門口對面的、樹下的公車候車亭的長椅上,一名遊民躺在上面呼呼大睡。

報導中也提到,高雄市一百四十萬人擁有一百一十萬輛機車全台比例最高,車禍也比台北比例高。政府固然有責,但民眾違規的習慣也是因素。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機車太多,違規太多。

機車其實並不是乘坐起來特別舒適的交通工具。如果有足夠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可以不用日曬雨淋又可以方便在城市中移動,騎機車的人一定會減少許多。這需要捷運與公車系統的緊密結合,像台北市一樣。無奈的是,以高雄市的現狀來說,高雄捷運就算通車,也無法改善機車滿街跑的現狀。我在下面這篇文章中就提到過:

「高雄捷運如果沒有完善的公車路網來支撐,高雄人如果沒有透過公車系統建立起使用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高雄捷運就註定要虧損。營運得愈久,虧損就愈多。身為一個期待捷運十八年的高雄市民,我實在不願意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現在看來似乎無法避免。」

至於違規習慣的問題,我已經講過非常多次了:

公視報導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違規時說,進校門前就先讓孩子上了一課公民教育。這指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人們只在意「教育」而互略了「教養」,而後者才是提升公民素質的關鍵。我之前也評論這個問題:

有影響力的官員與議員不知道也不願意解決問題,了解問題也願意解決問題的人卻只能為了高雄市的停滯不前急得跳腳。這樣的高雄市是你想要的嗎?親愛的高雄人,請不要再沉默。

延伸閱讀:高雄市如何追求國際友善?我們需要怎樣的高雄?高雄人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