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飯,而是共創價值

政府補助,各方心態對了,就能共創價值。當然若是心態不對,不僅對社會沒助益,產業也更難存續。

Bee

政府補助不管金額大小,不分產業類型,通常是要補助對象執行政策,做可預期、確定做得到的事。

對某些面臨生存挑戰的產業,這樣的補助就是雙面刃。

好處是即使只是執行政策,例如幫政府辦活動,對業者開發客源、管理顧客關係也有幫助。雖然不是直接補助營運,也給了業者一些新的機會。

限制則是政府補助終究有政府要求的目標。業者在盡力達標的同時,也難有餘裕去進一步觀察與試探新方向。到最後就有點難以動彈。

任何產業要健康存續,還是要能夠為目標客群創造足夠的價值,並將價值轉換為足夠的價格且有足夠的顧客買單。找到這個模式需要大量的發想與嘗試,也必然需要經歷大量的失敗。但政府要的經常是確定的成效。

在這樣的兩難之中,政府的心態又更關鍵。

旁觀者清。如果政府不是只追求確定的成效,還能以跳脫既定框架的跨領域田野觀察了解業者做了哪些嘗試(不管是不是來自補助)以及有何發現(尤其是使用者經驗、消費者行為、市場研究與趨勢洞察的角度),就能從全貌中找到真正對各方都有幫助的方向,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共創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