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趟高雄民族路到平等路這段約 700 公尺、翻新過的人行道。看得出來還是在既有限制下的妥協,但已經是顯著的進步。
科工館的位置在民族路與大順路兩條都公共運輸便捷的幹道中間。下了公車或輕軌要走到科工館,尤其經常有小孩與嬰兒車,必定需要平整的人行道。
今天在民族社區站下了公車走到科工館,體驗還不錯。另一位跟我們同車的女生同樣也走了這麼長的距離,也許更長。還有長輩拉著菜籃車,也很平順。
人行道如果不夠平整,自行車、推輪椅與嬰兒車、拉行李箱與菜籃車的感受最強。以往只要是地磚,久了就難免破損與凹凸不平。現代的水泥混凝土鋪面幾乎不會遇到這類問題。
高雄現代的都市發展從南高雄直接跳到凹子底,後驛長期被忽略。我在後驛念大學,也長期工作過,熟悉這一帶昔日的沒落氛圍。如今現代的人行道終於翻轉了這個聚落。
這個時代,沒有人行道的社區看起來就很偏鄉,交通不便,生活不好,房價不保。你想想自己會想住在家門口有或沒有人行道的社區,就明白了。
這段人行道原本的電力與電信設施都留在原處。主要就是更新鋪面,機車亂停當然也有。所以我一開始說是妥協。但有進步總是值得肯定的。期望平等路以東的舊人行道也能儘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