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愈大,不可避免地愈常看醫生。都沒有大問題,但是小問題就是會愈來愈常冒出來。社區診所還好。若是大醫院,就得空出一個上午或下午。久了也習慣了那樣的節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本來就很能等。可以觀察人生百態。手機和行動電源帶著也可以做很多事。
常看到有人抱怨候診時間太長。我是覺得就算等了三小時只看三分鐘,只要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都值得。
變成某些科別的老病人也有好處(當然,不要變成病人更好)。你會熟悉幾乎所有的流程,知道什麼情境要做什麼、等多久。
有時看到很多人被指派等待某項處置時會焦急地問「等很久了」。大概有一半以上不是真的不耐煩,而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醫院有的時候很可愛。人們來看醫生,不論是候診或跑什麼流程,看到旁邊的陌生人搞不清楚狀況,經常會主動協助。所謂同病相憐。
若是三個月一次的慢性病回診,同一批病人通常都是同一天。久了都認識了。也難怪老人喜歡上醫院,那也是個社交場合。
看醫生,不只看自己的病,也學習跟自己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