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隻銀背大猩猩之後

動物園裡,三歲男孩從六公尺高處跌進大猩猩的圍欄內,昏迷不醒。一隻雌性大猩猩走向他,輕輕地把他抱起,交給趕到現場的醫療人員。這是二十年前在芝加哥發生的真實事件。

Binti Jua

前幾天辛辛那提動物園發生的事件讓我想起這件事。兩次事件的結局同樣戲劇化,只是一喜一悲。二十年前的事傳為美談,甚至被寫進教科書。辛辛那提的大猩猩卻被射殺了。

當然兩個事件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例如大猩猩的品種、體型、性別或動物園的環境及圍觀群眾的反應,不能直接類比。而這些細微的差異或許就影響了男孩的生與死。

就像開車滑手機。有些時候你可能平安度過。但在另一些時候,在某些你無法預期的特殊的交通或天候情況下,低頭滑了一下手機可能就會發生嚴重的意外。相隔二十年的兩件事的差異或許比很多人以為的大。

另外就是大眾的後見之明。有時間在事後一遍又一遍反覆觀看影片慢慢推敲各種可能性,跟在現場必須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作出判斷,兩者的資訊品質與思考過程是完全不同的。

這次事件當然令人遺憾。但我們要學著思考的是把事情的脈絡重建回來。男孩為何會跌落獸欄?動物園的安全設計是否需要重新檢視?父母在什麼情況下讓孩子離開視線?那個情況跟親子關係、人潮流量與動線規劃有沒有關係?

就像我在〈意外事件的原因與層次〉說過的:

「每一個意外事件的原因都可以分為兩層。顯性(active)錯誤:直接觸發意外的人事物。另一個更重要的層次是隱性(latent)錯誤:事件脈絡中存在已久的設計、管理、組織與文化問題。

人們容易注意到顯性錯誤,卻也容易忽略更重要的事實:因為存在著一系列的隱性錯誤,顯性錯誤才可能引發意外事件。」

我也在〈不是人不夠好,而是系統必須更安全〉說過:

「意外引發的情緒往往會聚焦在顯性錯誤,大家都想找出某個人來咎責或是英雄化。隱性錯誤因此更容易被忽略。

到最後,的確有人受到懲罰,大眾情緒也平復了。那些促成顯性錯誤的隱性錯誤卻原封不動留在那裡,等著繼續害人。」

最後,或許也最重要的,是知識脈絡。你必須意識到,你的知識是有限的。要推論大猩猩的行為、甚至動機(不論攻擊或利他),你都必須對牠們有相當足夠的了解。而大眾的推論很可能只來自腦補。

何不藉這個機會多念點書,多了解一點包括這次被射殺的大猩猩在內的、與我們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的物種?這不僅能讓你更了解現象,或許也能讓你更了解自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