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顧問身分跟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訪視台南、高雄、屏東與台東的獨立書店。這是文化部的獨立書店營運輔導暨訪查案。我的觀察當然還是聚焦在消費者行為與使用者經驗。書店是我較不熟悉的場域,這也是一趟學習之旅。
個人實地參與視訪十一家書店。分別是台南的吾家書店與府城舊冊店,高雄的左彎二手書店與有間書店,屏東的蕃藝書屋、小陶壺書坊與春成書店,以及台東的三省堂書局、統一書店、晃晃二手書店與池上書局。每一家都有堅韌的生命力。
這些獨立書店之中,大部分都用老方法經營了幾十年,唯一的改變就是在賣書愈來愈難賺錢之後多賣一些文具。少數幾家的經營者較年輕也不急於獲利,倒是勇於做一些創新嘗試。不過整體來說,不論保守或創新,與在地脈絡多少都有些脫節。
傳統書店經營者往往只把焦點放在與商品交易有關的窄脈絡,較欠缺對書店所在場域寬脈絡的全貌觀。這是很可惜的事。在每一個城鎮,不論本地人或外地人,其實都有許多需求等待被發現與滿足。
如果無法藉由賣書獲利已是既定的事實,獨立書店還有存在的價值嗎?我認為是有的,但是需要經過大幅的轉化。以下是個人對獨立書店未來的一些展望。
跨界合作,深入田野
台灣的產業過度分工,地方產業亦然。書店只懂書,米店只懂米。很多人在一個地方做了一輩子生意都未必能全面了解在地居民的生活樣貌,更不用說了解外地人了。如果能夠透過跨產業的合作深入社區田野,獲致更全貌的理解,必定能發現新的需求與解法。
書作為服務介面
此處的「書」不是書籍本身,而是書的象徵意義與內容。就像《華氏 451 度》裡的那句話:「你需要的不是書,而是某些藏在書裡的東西。」來到服務經濟時代,各種需求相對應的解法通常會是一組服務,而非某些特定商品。在這樣的脈絡下,書就可以成為在服務接觸點之中連結深層價值與需求的介面的一部分。
書店作為社區的服務設計中心
從發現需求到發想解法,都需要以設計思考貫穿。知識密集的書店很適合作為社區的服務設計中心,提供在地居民腦力激盪的機會。很多地方業者會期待文創公司來幫忙,但這些外人只會讓你長文創瘤。真正有價值的設計還是來自凝聚在地人內心的價值觀。
書店作為社區的實質文化中心
在跨界合作的基礎上,書店可以成為讓本地人重新認識地方文化、讓外地人真正認識在地文化的實質文化中心。業者與業者間或與消費者之間都能共創價值 ,這樣發展出的商業模式也更健康。政府反正怎麼做也做不好,不如我們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