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變成「我們」

「分類」是基本心理歷程,是經驗類化的基礎。我們不只分類事物,也分類人。但分類也有副作用,它讓我們高估類別間的差異,低估類別內的個別差異,並產生內團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對內團體成員的優點與外團體成員的缺點印象較深刻。用白話來說:「我們跟他們很不一樣。我們都很好,他們都不好。」

分類,以及分類的影響,都是自動化的。人們很少意識到自己知覺到的世界是扭曲的。當你把二分的、簡化的、極化的知覺當成真實,就不可避免地會形成刻板印象,產生偏見,展現歧視。近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引發的許多爭議,有很多就是因此而起。

三月二十五日,我應邀到靜宜大學演講〈從教學中豐富自己的生命〉。台灣近年僵化的高等教育讓很多大學教師習得無助,覺得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改變也無法從限期升等的壓力、形式主義的行政耗竭、以及世代價值觀差異造成的教學挫折中脫困。我想藉由觀點的轉換讓老師們重新點燃對自己生命的熱情。

Talk at Providence University (March 25, 2014)

你不覺得這個處境跟年輕世代的就業困境出奇地相似?師生以外,各行各業很多中高齡族群不也都或多或少陷入類似的困境之中?我剛好在演講前一天寫了篇〈憤怒背後的社會脈絡〉,就做了張投影片以這篇文章開場。直接從學運的社會脈絡談回學生與教師的工作困境,用最短的時間把兩個世代變成有著共同命運的一群人。把「他們」(以及「你們」)變成「我們」。

演講結束後和幾位老師討論,我才知道魏揚的母親、東華大學的楊翠老師,曾經在靜宜大學任教過。大家也聊到,有很多自己認識的學生也都參與了這次的活動。大家都像是在談自己人一樣。當你能把「他們」變成「我們」,才有可能繞過刻板印象的影響,不論是老師對學生,或是學生對老師,或是任兩個群體之間。

這是一件只要你想做就能做的事。當你覺得「他們」「都」如何如何的時候,試著把「他們」換成「我們」。這會啟動你了解一群你原本不夠也不願了解的人的動機,開始思考自己心中原本的「他們」與「我們」之間有沒有比原本以為的更多的相似性。相信我,只要願意放下刻板印象去尋找,一定有。如果你對某些人經常展露的「都是他們的錯」的心態感到不悅,就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那個樣子。

當然,即使經常這麼做,個體與個體間、以及群體與群體間的真實差異,都還是會存在。但至少你的刻板印象、偏見態度與歧視行為都會少一點,對自我的反省與對現象的反思也都會多一點。你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讓很多事情更容易處理,也讓自己與身邊的人更快樂一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