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觀察

KMRT Red/Orange Line
KMRT Orange Line
KMRT Red/Orange Line
KMRT Orange Line

今年三月高雄捷運紅線通車以來,假日休閒我都會儘量搭接駁公車轉乘捷運。九月開始,更經常搭捷運通勤。雖然利用包括捷運在內的大眾運輸系統要 45 到 60 分鐘才能完成自己駕車 10 分鐘即可完成的旅程,我還是很喜歡搭捷運。高雄捷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提供的觀察與思考機會。數十年來,高雄經歷許多改變,捷運系統可能是其中影響層面最廣的。此時不多觀察多思考,下次再有這樣的機會時,我可能已經可以免費搭公車了。

我最喜歡觀察的,當然是「人」。今年三月我在「碰觸的感覺」一文中就說過,在大眾運輸系統長期不發達的高雄市,高雄人出了家門就直接開車或騎車到目的地,和認識的同事工作一整天。離開辦公室又直接開車或騎車回家,回到家人身邊。高雄人的生活其實相當封閉,沒有太多觀察陌生人或與陌生人互動的機會。久了,高雄人很容易把高雄人分成兩群:跟自己一樣的人,以及跟自己不一樣的人。這不僅過於簡化,也容易導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高雄捷運通車後,許多高雄人開始搭捷運。捷運車廂內乘客,就是「高雄人」的樣本。我特別喜歡在免費試乘期間去湊熱鬧搭捷運,因為這段時間的樣本代表性是最高的,不同年齡、性別、身分、教育水平與社經階層的高雄人都來了。紅、橘兩線試乘期間擠滿了人的車廂,怎麼看都看不膩。

9 月 22 日開始全線恢復收費後搭乘人數驟降,反倒讓我覺得有些不習慣。捷運車廂內乘客的異質性,顯然比免費試乘期間低了許多。當然,這又帶來新的觀察樂趣。就我在北、高兩市搭公車的經驗,女性乘客總是比男性多。所以我搭高雄捷運時都會注意男性,從他們的外貌、體態、穿著與配件推測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通勤時段觀察樂趣的另一個來源是整個車廂穿著制服的中學生。在捷運車廂內,我常常想到自己二十多年前還是中學生時,每次搭公車也是這樣看著身邊的男男女女。現在的女生一般來說比較會打扮了,男生好像還是跟我們那個時候一樣,如果不是太土,就是太怪。但是,青春無敵呀!跟這麼一群孩子同車,總是可以提醒自己要永遠保有青春的心境

因為紅、橘兩線我都各只搭兩站就下車(中間在美麗島站轉乘),時間沒有長到可以深入觀察。我常常沒有辦法完整聽完身邊的人的對話,聽沒幾句就要下車了。聽別人對話其實很有意思,例如看完電影散場時跟在人群後面聽他們討論電影,就可以收集到許多即時的反應。在車廂中,我也不容易看清楚那些盯著手機螢幕的人到底在看什麼。這個特別需要時間,因為一直盯著人家看很不禮貌,只能每隔一段時間環顧四方時順便看一眼,逐漸累積資訊。

捷運站外的觀察同樣有啟發性。現代的捷運與傳統的高雄,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捷運站內你享受著高標準的整潔,出站後迎接你的卻是髒亂的高雄街道。在我平常的活動範圍中,對比最強烈的是後驛站:最新的捷運站出現在最老的聚落。後驛站附近的社區沒有太多現代建築,多的是二十年前我在附近念大學時就已經在那裡的透天厝,居民的生活形態也跟二十年前一樣。我每次從後驛站走出來,踏上察哈爾街,就覺得像是時光倒流二十年。橘線的苓雅區五塊厝站,也有類似的情形。

如果捷運是高雄現代化的最前線,如果捷運讓高雄人感到驕傲,那麼高雄人要如何面對這些矛盾:我們認同捷運系統內的整潔環境,卻也同時習慣捷運系統外的髒亂環境?我們遵守進捷運站後一口水都不能喝的規定,卻也同時在生活中展現各種違規行為?

搭捷運的這段期間,我常常想起金耀基的《從傳統到現代》。這本書於 1979 年出版,1987 年再版。在再版的新序中,作者對台灣的現代化有這麼一段描述:「台灣的現代化,特別是生猛淋漓的工業化與都市化,似乎很少曾自覺地透過中國(註:這是 20 年前的用詞,此處我們可以替換為「台灣」,仍能傳達原意)人文價值的爬梳、導引,以致展現出來的顯得那樣平面,那樣缺少歷史上的立體感,那樣缺乏中國(同前註)情調。」

這也是這段時間我搭捷運時最常反覆思索的問題,但我也還沒有開始尋找解答。就連現在的台北也是捷運內外兩個世界,所以這個矛盾應該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吧!

未來,我還會繼續搭捷運。也期待能有更多的高雄人也跟我一樣開始利用高雄的大眾運輸系統,並且嘗試敞開心胸去感受、觀察與思考。這是一個重新認識高雄的大好機會,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與啟發。

延伸閱讀:碰觸的感覺高雄捷運最大的困境捷運起跑了,公車呢?高雄市公車搭乘指南(捷運轉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