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理由
上週末在台北捷運六張犁站旁看到一面電子告示板,其中一則訊息是:「參觀貓熊請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參觀」。「參觀」其實不適用這個語境,因為你會參觀的通常不會是動物。而這個不準確的用詞也讓我想再次提醒大家閱讀的重要性。
Read More 閱讀的理由上週末在台北捷運六張犁站旁看到一面電子告示板,其中一則訊息是:「參觀貓熊請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參觀」。「參觀」其實不適用這個語境,因為你會參觀的通常不會是動物。而這個不準確的用詞也讓我想再次提醒大家閱讀的重要性。
Read More 閱讀的理由春節假期逐漸接近,許多人的年節家庭聚會恐懼症也開始發作。恐懼什麼呢?當然是家庭聚會時來自長輩的冒犯。有些人總愛問侵犯隱私的問題,例如婚姻、家庭、收入或升遷。也有些人總覺得比你年長些就有資格指導你的人生。
Read More 年節家庭聚會恐懼症最成功的電影、電視、音樂、出版與運動公司有個共通的超級強檔策略:投入驚人的高額預算在少數超級強檔商品,同時大幅減少多數產品的預算。其實不只娛樂產業,所有需要創新的產業都應該懂得高風險高報酬的商業策略。因為愈大的創新必然伴隨著愈大的風險。
Read More 超級強檔策略:一場精心計算的大冒險國道電子收費(ETC)門架除了感應 eTag,亦會拍下車牌影像。夜間補光的藍色光源雖然是向下的,但還是會進入駕駛人的周邊視野(peripheral vision),讓人感到刺眼。事實上,以藍光補光是錯誤的設計。遠通電收說藍光「最不影響用路人視覺感受」也是錯誤的。
Read More 國道電子收費門架的藍光問題Facebook 動態時報封面可能是我最像日記的記錄。我幾乎每晚都會從一整天隨手亂拍的照片中挑出最能代表這天環境與心境的做成封面。2013 年的最後一天,我把過去一年在 Facebook 動態時報使用過的 349 張封面照片製作成三分鐘的影片。每張照片都反映拍照當天當下的體驗。全部串起來,也算是把體驗的主體──自己──還原。
Read More 歲月的印痕,2013夢是住在腦中的另一個陌生的自己在夜晚說的超現實故事。延續 2009-2012 的〈捕夢〉、〈織夢〉、〈追夢〉與〈入夢〉,本文彙整 2013 年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37 則夢境。分成八類:迷失、異境、疏離、猶豫、慌亂、遞迴、研究、旁觀。
Read More 說夢「設計思考」這幾年在台灣的大部分討論都著重方法與精神。在這篇文章中,我從問題解決的脈絡與個人思考能力的角度,以每章一小段話的方式重新描述《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全書十章的結構。
Read More 設計思考改造自我2013 年 11 月 15 日,我應邀到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師研討會演講。回到與我的人生有十四年交集的學校,很高興。地點在剛啟用的國際學術研究大樓(國研大樓)階梯教室。新大樓,新教室。座椅的設計是自動收合的,看起來很棒。但實際使用時就遇到問題了。
Read More 椅子的考驗你看過九月十九日開始在高雄光榮碼頭展出的荷蘭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設計的黃色小鴨了嗎?有人覺得超級可愛,也有人覺得那有什麼好看。對我來說,鴨鴨當然可愛。但比鴨鴨更有趣的,是那些去看鴨鴨的人。
Read More 一起看鴨鴨這天中午開車經過高雄市民權一路時,注意到快慢車道分隔島上的台灣欒樹在原本的綠色之上開始出現黃色與紅色。在氣溫仍和夏天一樣高的南台灣,台灣欒樹總是搶先發布秋天來了的訊息。
Read More 秋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