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你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對我來說也是。1988 年的 9 月,我成為這所學校的新鮮人。1992 年的 6 月,我從這所學校畢業。過去這幾天,我一直在反省自己過去 16 年的人生。如果我能回到 16 年前,我會想要跟 23 歲的自己說三件事:友誼、年輕與青春。而這些話也正是我想跟你們說的。

Read More 友誼、年輕與青春

從 2007 年 11 月到 2008 年 5 月,除了 2 月以外,每周三晚上八點我在誠品高雄大統店都有一場一小時的演講。每個月一個系列四場,六個月的演講時數剛好二十四小時。從系列主題的規畫到個別講題的擬定,從演講內容的設計到輔助材料的準備,都是不小的挑戰。最大的挑戰,還是每周實際完成那一小時的演講。回想起來,感覺還真的很像電視影集《二十四小時反恐任務(24)》。

Read More 二十四小時演講任務

我在「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第一印象」報告了試用這部小型筆記型電腦第一天的觀察,其中一項觀察是 HP 2133 的作業系統 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 10(以下簡稱 SLED 10)預設不啟用也不自動偵測外接顯示裝置。鍵盤上用來切換電腦螢幕與外接螢幕的 Fn+F2 功能鍵也沒有作用。雖然這部 HP 2133 不是我的,我還是花了一些時間嘗試解決問題,藉此機會也可以對這部電腦多了解一些。

Read More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外接顯示裝置

透過台灣 CNET 的安排,台灣 HP提供一台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讓我試用兩星期。這是一部被視為華碩 Eee PC 主要競爭者的小型筆記型電腦,有 Windows 與 Linux 兩種版本。台灣 CNET 已有 Windows 版的完整評測,因此我想從 Linux 使用者(特別是 Linux 版 Eee PC 使用者)的角度來報告一些初步的觀察。

Read More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第一印象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研究人的知覺、學習、注意、記憶、語言、推理、問題解決、判斷、決策、創造力與智慧的運作機制。簡單地說,認知心理學就是大腦的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利用以實驗為主的研究方法,試圖了解大腦的演算法(algorithms)資料結構(data structures)。認知心理學與資訊科學的關係有時候不容易看出來,因為認知心理學習慣用「歷程(processes)」與「表徵(representations)」指涉演算法與資料結構。只要把詞彙再換回來,認知心理學與資訊科學的關聯性就會清楚地顯現。

Read More 認知心理學:大腦的逆向工程

國際知名設計公司 IDEO 出版的《IDEO 方法圖卡(IDEO Method Cards)》由 51 張圖卡組成,每張圖卡都列出一種「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分成學習(Learn)、觀察(Look)、詢問(Ask)與嘗試(Try)四類,目的是了解使用者經驗。認知心理學是與使用者經驗相關最高的領域,對理解與實踐 IDEO 的方法很有幫助。我以 MedinRossMarkman (2005) 的認知心理學教科書《Cognitive Psychology》的 14 個章節作為認知心理學主題的代表,重新組織了 IDEO 的 51 種方法。

Read More IDEO 方法圖卡的認知組織

最近到花蓮出席一項活動,需要當日從高雄往返。鐵路與公路運輸皆不符合需求,於是我決定搭飛機。高鐵通車之後,我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搭過飛機。依照過去的習慣,出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訂了票。當天上午到機場櫃台取票後,又順著記憶中的路線通過行李檢查走進候機室。然後登機,繫上安全帶,等待起飛。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直到飛機離開地面之後。

Read More 飛行的感覺

無線簡報器是專業簡報者不可或缺的設備。2006 年 9 月,我在「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一文中報告了我的使用經驗。從 2003 年開始,我一共用過三支無線簡報器,平均每兩年更新一次。更新設備並不是因為舊的壞了。2006 年買 Raytac PS2440 是因為原本的 Benq Presenter Pro 簡報器用的 CR2450 鋰電池又貴又不容易買,最近買 Kensington 72280 則是因為覺得之前買的兩支簡報器都太醜了。

Read More 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2008)

高雄捷運紅線通車以來,我一直在嘗試尋找利用捷運的最佳方式。連續幾個周末,我都不開車,改搭接駁公車轉乘捷運。我和大部分的高雄人一樣,平常是不搭公車的。這幾次等車都沒等太久,公車司機態度也不錯,我對公車的信心倒也恢復一些。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就想進一步在平日也嘗試利用大眾運輸系統。不幸的是,我的第一次平日搭乘接駁公車轉乘捷運的經驗就十分不愉快。

Read More 捷運起跑了,公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