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
最近,有許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子女加入傳銷公司而感到憂心。他們覺得孩子們是因為被這些公司洗腦,才開始有一些奇怪的想法。還有會員的家長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傳銷公司:「他們心理學學得很好,一跟他們對話,就抓住孩子的心。」我個人對這些傳銷公司向來沒有太正面的印象,也不覺得他們心理學學得好。但是,我仍想問家長們:「你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
Read More 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最近,有許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子女加入傳銷公司而感到憂心。他們覺得孩子們是因為被這些公司洗腦,才開始有一些奇怪的想法。還有會員的家長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傳銷公司:「他們心理學學得很好,一跟他們對話,就抓住孩子的心。」我個人對這些傳銷公司向來沒有太正面的印象,也不覺得他們心理學學得好。但是,我仍想問家長們:「你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
Read More 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最近,我被問到一個問題:「醫學生畢業後進入醫院要和主治醫師學習。如果主治醫師講錯或做錯,影響病人安全,而其他的住院醫師又都附和他時,我們該不該冒著被盯上的風險糾正主治醫師?」是的,任何人都會面臨類似的情境,但醫學生的處境尤為艱難。對於解嚴以後出生的年輕一代醫學生來說,要適應仍然相當傳統的威權式訓練與領導,確實是不小的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先解釋為什麼溝通無效,再提出一些有助於促成有效溝通的建議。
Read More 有效溝通的原則人們在溝通時,除了表達自己的論點,往往也會否定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的論點。如果只是為了煽風點火或激怒對方,這樣的作法或許還算合適。如果想要有效溝通並說服對方,這樣的作法就沒有用了。理由其實很簡單:當有人想改變我們的態度時,我們多少都會感受到威脅而產生防衛的心理。當你採取的作法是否定性的,你想說服的對象防衛心就更強。改變,也就更不可能了。
Read More 少一點否定,多一點同理所有的部落格系統都有迴響功能,讓作者能夠很容易看到讀者的意見,也讓讀者能看到彼此的意見。很多部落客開放了這項功能,卻忽略了一項關鍵事實:只有少數讀者會發表迴響,絕大多數的讀者都是沉默的。這些沉默的讀者只是不習慣或覺得沒必要發表迴響,未必就認同或反對你的文章或其他讀者的迴響所傳達的觀點。這麼說吧,讀者主動發表的迴響,並無法代表所有的讀者的共識。
Read More 部落格迴響的心理分析《道德經》第 78 章:「天下柔弱,莫過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這段話,雖然中學時就讀過,直到年近不惑才有較深刻的體會。
Read More 柔弱勝剛強2006 年是台灣的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年,一下子出現兩個本土的社會書籤服務:HEMiDEMi 與 MyShare。在此之前,我都是用 del.icio.us。既然台灣有了類似的服務,我當然很高興。現在,我每天都會訪問這兩個網站,但只在 HEMiDEMi 註冊為使用者。
Read More 我的 HEMiDEMi 與 MyShare 註冊經驗8 月 1 日我寫了「為什麼你應該使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很高興同日董福興就在媒觀系撰文回應。他的主要論點是,在缺乏充分了解、深層思考的狀況下,使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是不值得鼓勵的。我同意這樣的觀察,很多人對部落格的了解,的確不夠深入。因為不了解的人太多,一些部落格服務提供者(例如 Yahoo! 奇摩部落格),甚至預設部落格的網址為準匿名的亂碼。
Read More 你還是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愈來愈多人有這樣的習慣:如果對一個人感興趣,就用 Google 查詢他的名字。Google 就像是一張互動式的名片,你只要在上面寫下一個人的名字,它就會告訴你這個人是誰。
Read More 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我開始在演講與授課時使用電腦放映簡報,是 2002 年之後的事。在此之前,從 1988 年開始的 14 年間,都是使用傳統的投影片。是的,就是那種一張張的透明片。比起其他人,我算是很晚放棄透明片的。倒不是學不會新技術,而是因為使用傳統透明片作簡報,有一些無可取代的優點。
Read More 懷念傳統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