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寫部落格的人,十之八九都是為了和別人分享心中的想法。這過程並不直接,因為作者並不能直接將想法塞進讀者的腦子裡。作者必須先藉由寫作將想法轉換成文章,讀者再藉由閱讀將文章再度轉換為想法。因此,如果作者希望想法能夠很容易地在讀者心中重現,就必須讓文章儘量淺顯易懂。以下列出四個寫淺顯易懂文章的原則:

Read More 如何寫淺顯易懂的文章

中秋前夕,我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接機。我每次來到小港機場國際線入境大廳,都一定會發現奇景。這次也不例外。我一走進大廳,就注意到出口有這樣的中英雙語標示:「請小心避免踫撞(Please Avoid Carefully The Collision)」。英語翻譯不通順且用詞不當,這是小港機場的常態,早在我意料之中。比較讓我感到困惑的是,出口為什麼要「請小心避免踫撞」?

Read More 「請小心避免踫撞」

什麼是學習?在詞典的定義中,「學習」指的可能是獲得新的事實、獲得關於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識、或是理解某些想法。這些說法有一個共通之處:學習涉及了認知表徵與歷程的改變。

Read More 學習與認知

我們的大腦不是像電腦一樣的通用計算系統,而是演化塑造出來的特化的計算系統,目的是適應環境。我們的認知能力也不是為了處理課堂上的知識設計的,而是為適應性及功能性的行為服務的。可以這樣說,人是一種有適應性的、主動的有機體,而不是一部被動執行指令的電腦。

Read More 認知與學習策略

機器能否產生有意識的心靈?我們覺得蟑螂可能沒有意識,我們覺得烏賊可能沒有意識,但我們覺得黑猩猩有意識,也覺得人有意識。你的電腦沒有意識,民航機的自動駕駛系統也沒有意識,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能製造出運算能力和人腦一樣強大的機器,這樣的機器會不會像「魔鬼終結者」中的 Skynet 一樣產生意識?在一般人的直覺中這是可能的,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基於類似假定的電影。

Read More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