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書的鄉愁
「小時候,印刷是日常,數位只在資訊展。長大後,數位是生活,印刷進了博物館。」這是我三年前走訪臺灣印刷探索館時寫下的感觸。
Read More 紙書的鄉愁「小時候,印刷是日常,數位只在資訊展。長大後,數位是生活,印刷進了博物館。」這是我三年前走訪臺灣印刷探索館時寫下的感觸。
Read More 紙書的鄉愁我一輩子愛看電影。大約二十年前認真建立了一套電影欣賞的紀律。一開始是為了我的電影課教學所需。所謂教學相長。雖然多年不開課了,直到今天還是這樣訓練自己。
Read More 我的電影欣賞紀律現代公共圖書館真的是比咖啡館更寬敞舒適的空間。有冷氣、網路,而且免費。更好的是,不管想到什麼都有相關的書可以查閱。
Read More 圖書館與我頂尖競技運動員幾乎都有過人的體能天賦。透過訓練,他們將體能推向天賦的極限。但過人的天賦能否轉化為過人的表現,關鍵因素往往在心理層面。
Read More 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近年各大企業爭相嘗試建立當責文化,但是往往船過水無痕。困難有兩個層面。第一,這不只是工作,而是個體由內到外的轉變。第二,這不只是管理,而是員工體驗的重新設計。
Read More 當責的必要條件(為什麼當責文化這麼難建立)昨天從林從一老師那裡得知,柯華葳老師過世了。
Read More 憶柯華葳老師我念高中時因為數學、物理和化學不及格而無法畢業。剛開始讀《從一到無限大:科學中的事實與猜測》很惶恐,因為想起當年的畏懼。很來很快轉為驚喜,因為讓我重新對這些領域感到興趣。
Read More 喚起好奇,就能啟動思考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熟悉的一切快速消失,不確定性也愈來愈高。面對無常,需要的是勇敢跨出舒適圈的心態。本文分享從選擇、後果、承諾、交出成果到建立紀律的永續循環。
Read More 如何面對無常?當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相當、甚至超越的那一天到來,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問題乍看很遙遠,卻也很實際。《二○六二》引導我們尋找當下的意義,重新反思自身存在的本質,檢視對自我與世界的假定,以及思考究竟該如何想像與設計更理想的未來。
Read More 二○六二,就在此時此地AM 創意製作的音樂劇《Musical TARU 恐龍復活了!》十月起北中南巡演,今天下午在高雄首演。去年看過。今年再看,又有新感受。雖然主要對象是兒童,成年人也一樣會得到啟發。
Read More 不只恐龍復活了,你的初心也是:音樂劇《Musical TARU 恐龍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