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每一個意外事件的原因都可以分為兩層。顯性(active)錯誤:直接觸發意外的人事物。另一個更重要的層次是隱性(latent)錯誤:事件脈絡中存在已久的設計、管理、組織與文化問題。人們容易注意到顯性錯誤,卻也容易忽略更重要的事實:因為存在著一系列的隱性錯誤,顯性錯誤才可能引發意外事件。

Read More 意外事件的原因與層次

《華氏451度》是 1953 年美國科幻作家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的小說,描述人們被禁止擁有與閱讀書籍、消防員負責放火焚書的未來世界。法國導演楚浮 1966 年改編自原著的電影讓我印象深刻。近日閱讀汪達數位重新翻譯後以電子書形式發行的直排中文版,別有一番感觸。

Read More 華氏 451 度

剛看完《鋼鐵人 3》。上一集的「戰爭機器」在這部電影裡換了個美國國旗風格的誇張塗裝,還換了個「鋼鐵愛國者」的誇張名稱。電影裡的電視名嘴都在酸這個塗裝與名稱,史塔克當然也酸了羅德幾句。羅德則無奈地回應:「焦點團體對它〔這個設計〕的反應很好啊!」

Read More 鋼鐵愛國者的焦點團體

2013 年 4 月 24 日,我到台大心理系討論會對研究生與老師們作了一場演講,講題是「一個認知心理學家的探索旅程:從認知到設計,從學界到業界」。主軸是分享自己從 1988 年進心理系至今 25 年一路上的觀察與感觸,同時介紹使用者經驗設計,並反思國內的心理學教育。

Read More 心理人的心裡話

「為什麼我們如此不同,感受卻如此相似?為什麼我們的感受如此不同,看起來卻如此相似?」讀《想像的力量》時,我的感覺就像繪本《星月》(Stellaluna)裡,意外和母親分離落入鳥巢和雛鳥們一起生活的蝙蝠幼兒。逐漸認識彼此之後,我們開始對彼此的異同感到好奇,並開始尋找自我的認同。那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思考脈絡。

Read More 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