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
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全長約 5.5 公里,今年才完工啟用。這條自行車道沿著已廢棄的第二臨港線鐵道修建,特色是與一般道路清楚區隔,鋪面平整,交叉路口少,而且筆直寬敞。
Read More 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全長約 5.5 公里,今年才完工啟用。這條自行車道沿著已廢棄的第二臨港線鐵道修建,特色是與一般道路清楚區隔,鋪面平整,交叉路口少,而且筆直寬敞。
Read More 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高雄市駁二附近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上的行人經常多到不太能騎車,前鎮小港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也開始出現行人。原因是這城市大部分的人行道與騎樓都被商家佔用。人們如果想在自家附近散步,自行車道成了自然的選擇。
Read More 自行車道:人車如何共處今年六月買了人生第一輛公路自行車之後,只要找到兩三小時的空檔就去騎車。雖然單趟還不超過五十公里,一個月來也累積了將近五百公里。我對騎乘體驗的喜愛遠超出預期,行為也產生許多改變。來聊聊第一個月的心得。
Read More 公路車日記:一輛自行車啟動行為改變的連鎖反應我原本騎自行車非常隨興,就是騎跨界車在市區二十公里繞個小圈。久了之後就想擴大範圍:從市區延伸到郊區,甚至是城際旅行。這兩週開始騎公路車,幾趟下來練習了兩百公里,也累積了一些初步心得。
Read More 公路車初體驗:從探索世界到發現自我的旅程讀繪本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簡單的視覺刺激喚起豐富的閱讀體驗。同一本繪本連續讀幾次,每次的體驗都不相同。讀了幾次以後稍微停下來想一下哪些體驗是繪本的哪些元素和自己哪些經驗互動形成的,也很有樂趣。
Read More 跟繪本玩遊戲近二十年來高雄的發展以北高雄為主,市區北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使如此,看著北高雄一棟接一棟蓋、一棟比一棟高的集合住宅大樓還是會覺得驚訝。真實的居住需求又沒那麼多,台灣的房子真的不是蓋來住的。
Read More 台灣的房子不是蓋來住的牛竂是國道一號、台 88 快速道路及鳳山溪之間的高雄市鳳山區鳳甲重劃區,和鳳山的中崙同為十年前紅毛港遷村的主要安置用地之一。原本的紅毛港已經成為歷史,鳳山溪畔的牛寮及中崙成了新的紅毛港。
Read More 到牛寮重新發現紅毛港「在家裡廚房的櫃子下找到一顆以為已經不見了的球。很高興。」這是我人生最早的記憶,大約是四十多年前念幼兒園小班或中班的時候吧。那時的家在高雄左營的莒光新村。年紀太小,年代久遠,回憶不多。但我還是決定回去看看。
Read More 人生最早的記憶五塊厝是高雄市苓雅區的舊部落之一,也是我少年與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三十五年前,我家就住在國際商工對面宜昌街的透天厝。三十年前搬到苓雅區另一個地段林德官後就很少有機會回去。近日重返老家,頗有感觸。
Read More 凝結在時空中的回憶高雄市前金區前金二街、成功一路、大同二路與市中一路之間的生旺巷(林投里)是個舊部落。三十多年前我就在旁邊的前金國小就讀。日前騎自行車經過,起懷舊之心,遂決定轉入巷內隨意看看。
Read More 或許拆不掉、但可能再也找不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