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未來
我在〈學習的未來〉談到,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幅度也越來越大的世界,敏銳的觀察力與強烈的好奇心是學習的關鍵。思考與學習是一體的兩面:思考引導學習,學習改變思考。思考的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Read More 思考的未來我在〈學習的未來〉談到,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幅度也越來越大的世界,敏銳的觀察力與強烈的好奇心是學習的關鍵。思考與學習是一體的兩面:思考引導學習,學習改變思考。思考的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Read More 思考的未來這個世界在過去兩百年先後經歷了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與二十世紀的資訊革命。每一次改變都比前一次更快速也更劇烈。如果再把二十一世紀算進來,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經驗在過去十二年的改變可能已經超越整個二十世紀了。
Read More 學習的未來迴紋針老師在〈如果你買了一支智慧手機給孩子〉這篇文章中描述了高中生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為,並指出其中有很多都是與學習無關的。她的觀察敏銳,分析仔細,也讓我想跟著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與想法。
Read More 不是智慧型手機的錯2001 年,我從美國回到高雄醫學大學任教。同一年,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積極推動的醫學院評鑑剛啟動。我…
Read More 醫學教育與使用者經驗設計2011 年 12 月 6 日下午我在基隆有場演講,當天從高雄搭高鐵轉乘台鐵往返基隆。其實我以高雄為中心的高鐵…
Read More 高鐵一日生活圈:高雄⇄基隆看到一則不幸的新聞〈疑遭嘲弄想不開,國一生墜樓不治〉。報導中提到「疑似因為個性內向,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又提到…
Read More 內向的孩子一百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分發入學今天放榜了,共錄取 66,696 人。我比照之前統計八十三到九十九年大考榜單的作…
Read More 一百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2011 年 8 月 1 日,我正式離開了任教多年的大學。這不是容易的決定,卻是如釋重負的決定。此刻我的身分回…
Read More 重新出發最近我一直在回想這幾年跟你們的相處。有一種感覺很特別:不論是講課、討論、聚會或網路上的互動,我都很容易忘記我比…
Read More 永遠不要長大台灣的高等教育扭曲變貌到了極端病態的程度。所有的大學,包括技職體系的大學,都狹隘地將論文發表等同於研究。創新活動原本應該有的各種不同的產出形式在大學評估教師的升等或續聘時多半不被接受。原本應該匯聚一群異質性高的知識分子的大學校園現在只剩下一群同質性高的發表機器。
Read More 停止這齣高教悲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