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主流化是交通平權與發展觀光的關鍵

一對年輕夫妻上了公車,還帶著嬰兒車裡的小孩。聽口音不是本國人。坐定之後開心地拍照,在暖陽中記錄這趟城裡的小旅行。

Kaohsiung City Bus

交通平權

今天我遇到的這家人的這類移動情境,搭計程車要收嬰兒車,搭捷運要上下樓進出站。低地板公車最方便。當然以上下車來說輕軌更方便,但公車路網的覆蓋率更高。往來大部分的地點還是需要公車。

Kaohsiung City Bus

近年的公共運輸建設焦點在軌道運輸。但是軌道只是骨幹。離開了軌道,還是需要轉乘。公共自行車或長一點距離的步行對障礙者、身體虛弱者或帶小孩的家庭都不太方便。公車是最通用的解法。

過去二十年軌道運輸進步很多。台灣西部有了高鐵,台鐵新建支線銜接高鐵、南迴電氣化、採購新車、市區捷運化,高雄有了捷運和輕軌。

公車呢?就像我在〈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回顧的,當然有進步,但是不夠快。從任何軌道運輸轉乘公車,立即可以體驗到落差。各地皆然。高雄可能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

公車服務品質儘快提升,同步改善及城市步行環境,是促進交通平權的關鍵。

主流化

我所謂主流化是主流大眾的日常移動公共運輸化,公共運輸主流化。主流大眾尤其指目前仍然習慣開車、騎機車這群人。公車服務要擺脫以往「只」照顧弱勢的思維,成為主流大眾偏好的服務。

Kaohsiung City Bus

這不是說不要照顧弱勢。你有一個更好的系統,再透過設計與制度確保弱勢的近用權,弱勢受到的照顧更好。如果政府只想用最低限度的服務照顧弱勢,到最後業者就會吃大鍋飯摸魚。不僅沒照顧好、實際上還犧牲了弱勢。

唯有主流化的公共運輸才真的照顧得到弱勢。

發展觀光

國人到國外旅遊,除非跟團,否則都是利用當地的公共運輸移動。而這些公共運輸系統多半都已經是當地人民生活所依賴的。外人就是跟著使用。

Kaohsiung City Bus

外國人來台灣當然也是如此。我們要如何為如何為國外來台利用公共運輸旅行的遊客作準備?

唯一的方式就是國人日常生活也要儘量減少對汽、機車(不論油電)的依賴,積極利用公共運輸。讓公共運輸(尤其服務品質改進空間較大的公車)主流化。

很多人抱怨公共運輸不夠方便。你希望公共運輸改善,就從現在就積極使用開始。如果愈多人能夠儘量使用還不夠方便的系統,就會形成改善的驅力,以及提供改善的方向。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你的心態不該是等公共運輸非常方便才去用,而是還不夠方便的時候就要用。

如果主流大眾都有「日常生活與假日旅遊都以公共運輸為主」的意識並積極踐,引導公共運輸強度跟上,那麼外國人來台體驗在地生活也就沒有障礙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