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解密,以及一些回憶

十九世紀真人真事改編的《牛津解密》描述牛津英語辭典的編纂工程,故事聚焦在一個語言天才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醫師的合作關係。我做過語料庫與詞彙語意學研究,也在精神科見習過。特別有感。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2019)

十九世紀沒有電腦,甚至沒有電。所有的語料都要靠人工搜尋與記錄,工程浩大。看到這段也讓我想起劉英茂、莊仲仁與王守珍在1975 年製作的《常用中文詞的出現次數》。

詞頻統計對於閱讀研究與教育來說十分重要。在英語世界,早在 1967 年就由 Kučera 與 Francis 利用百萬詞規模的布朗語料庫(Brown corpus)統計出來。當然,用的是電腦。

但是那個年代還沒有中文電腦啊。劉英茂等人取樣了各種大學生常閱讀的中文書報,形成一個一百三十萬字的語料庫。再把語料中每個句子的每個詞單獨抄在一張卡片上,最後統計每一個詞的出現頻率。

我有幸在 1992 到 1993 年間跟過劉英茂老師一年。劉老師是我見過最勤奮、最專注、最自律的學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差不多就像電影裡的莫瑞教授那樣,只是沒那麼愛講話。

電影的另一個焦點是十九世紀的精神醫學。那是個對心理歷程與表徵以及腦功能都還一無所知的年代,也是個對精神疾患的誤解與污名化相當嚴重的年代。電影重現了我們在教科書上都讀過的歷史。

你看到那些醫師為了治療精神疾患做了各種瘋狂嘗試。你說他們心存邪念要傷害病人或違反倫理進行人體實驗嗎?當然不是。但是實際上病患卻經歷了許多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不必要的痛苦。

電影中還演到當年流行的顱相學(Phrenology),認為人的心理特質反映在頭顱的形狀上。療養院的院長摸遍精神病患麥納醫生的頭顱估計每個區域的功能。這段教科書上都讀過的歷史再現,很有意思。雖然也有點不勝唏噓。

1991 年,心理系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在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見習。我們每天都在病房裡跟病人互動,學習去感受完整的人,而不是只有症狀。時間不長,就一個月,但影響深遠。

從三總回來後我就確定不想做臨床了。我的見習表現其實非常好,但以當年的時空,覺得這工作實在太沉重。所以我決定專注在大二、三就開始感興趣的認知心理學。考上碩士班的第一年就進了劉英茂老師的研究室。

也因為這樣的背景,《牛津解密》讓我看得津津有味。當然這電影的故事本身就精采,梅爾吉勃遜與西恩潘的演技更是好得沒話說。幾位配角更是畫龍點睛。這是部好電影,強烈推薦給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