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已於元月下旬通過「國語文研修草案」。其中一項修改內容是詞彙的改變:以「華語文」取代「國語文」。不意外,有人覺得這是「去中國化」。推動此案者心中是否有此意圖,我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改變不僅不會讓台灣去中國化,反而會讓台灣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華語文社群更親近。
怎麼說呢?與「國語文」相比,「華語文」的意義是比較技術性的。當我們使用「華語」或「華文」等詞彙時,指涉的是不受特定國家與文化限制的溝通工具。這兩個詞出現的語境,也經常賦予它們「國際化」的意義。例如,「此次備受觀眾矚目的金獅獎角逐中,史無前例地出現了四部華語電影」、「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選出年度最受矚目的十大華文創作」。
新的九年一貫課程要教「華語文」,教材就不能再以本國作家為主。全世界的華文著作,當然也包括中國的,都順理成章地成為教材取樣的來源。而且,包括中國作家在內的國際作家的著作,比例一定比目前的大得多。甚至,教簡體字也變得再自然不過,因為華文同時包括了簡體與繁體字。
如果台灣的中小學本國語文課程真的朝向這個方向改變,我們的下一代一定能夠藉由閱讀培養更寬廣的國際觀,也會更親近包括中國在內的華語文社群。
我也了解,推動此項詞彙替換方案的人未必想得這麼遠。或許,真的只是不喜歡「國語」這個詞。當年的中國共產黨也不喜歡,覺得這個詞彙的階級味道太重,建國後重新制訂語言政策時就將全國通用的語言改稱為「普通話」。但這也是名稱的替換,實質仍是從前國民政府推動的國語。
我們面臨的問題又更複雜些。當年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普通話」,中國可以自行定義。今天「華語文」有其約定俗成的意義,我們是無法賦予「華語文」全新定義的。詞彙的改變不會只是單純的「正名」,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也有媒體報導,有審議委員表示課程名稱或課本都不會更改,只是改課程綱要。但「華語文」與「國語文」的意義不同,要改就得全改,才有一致性。否則,國文課教華文,國語課教華語,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了。
既然都已經決定以「華語文」面向國際了,我也建議乾脆藉這個機會全面採用漢語拼音(ISO 7098:1991)。用「漢字」書寫「華文」,用「漢語拼音」拼寫「華語」,讓台灣更容易走出去,也讓世界更容易走進來。
延伸閱讀:繁體與正體;網際網路與漢字拉丁化;更多「語文」與「拼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