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育的問題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總發起人余光中倡議增加高中文言文教材比例,被教育部長杜正勝批評「腦袋沒轉過來」。杜部長的失言是事實,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增加文言文教材比例,能夠搶救什麼?

余光中說「讀進去好的文言文,才會寫出來流暢的白話文」。我的看法則是, 如果只為了能寫出「流暢」的白話文,未必需要讀文言文;但為了能寫出「流暢」且「優雅」的白話文,就確實必須讀文言文。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余、杜兩人都沒有看到,那就是傳統上以文學為主的中學語文教育,與中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在本質上是不太相容的。表達,不論是口語或文字,其實是一種工程,是技術性非常高的事。

第一個層次的問題,在語言和思考的介面。如何尋找適當詞彙以精準表達心中的某個概念?如何結合詞彙成為詞組或句子以精準表達心中的某個命題?以文學為主的中學語文教育,在這方面幫助不大。因為文學講究以曖昧的表達讓讀者有想像的空間,不像論說文一樣講究以表達的精準減少讀者因為任意想像而可能產生的誤解。

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在思考本身。文章由段落組成,而段落由句子組成。如果思考沒有組織,文章就不可能有組織。不幸的是,文學作品並不是很有效的訓練組織能力的工具。文學作品組織方式往往受到作者個人風格所影響,自由度太高。學生閱讀特定文學作品,或許可以學會了解某位作家的組織方式,但這樣的經驗卻不易類化。

以目前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來看,可能不只文言文的比例得調降,文學類教材(不論中國或台灣、不論散文或小說)的整體比例都得調降。我們應該增加一些能夠在前述兩個層次訓練學生的教材,教學方法也必須調整。

第一個層次,除了充實學生的詞彙數量,也要藉由詞彙脈絡訓練學生對詞彙知識的敏感度。例如,「搜尋死難者『遺體』的工作仍在進行」和「搜尋死難者『屍體』的工作仍在進行」何者較適當,為什麼?89 學年度南一書局《國中生活科技》第三冊第 52 頁「電能可說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這句話有什麼問題?改寫成「電能在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否更精準?

第二個層次,思考能力的訓練,光是國文課沒有太大幫助。例如,余光中以「蠶吃了桑葉,吐出蠶絲」類比讀通文言文後可以寫出優雅流暢的白話文,這不只反映了他的文學底子,更反映了他的思考能力。要適當使用比喻,光靠國文課就是不夠的。因為,這需要極為豐富的知識與常識,以及良好的後設認知能力。而組織能力更需要藉由分析與規畫能力的反覆磨鍊,才能建立。

以目前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來看,我們可能必須先求「流暢」,再求「優雅」。然而,即使只是以流暢為目標,也不能只靠調整文言文與白話文教材的比例,就算把文言文教材全廢了也達不到目標。這不是文言文教材的問題,而是以文學為主的語文教育過於偏重藝術性,忽略了語文的技術性。我並非否定文言文或文學教材的價值,而是認為應該先有技術才有藝術。有了建築技術以後,會蓋房子,才有可能蓋出漂亮的房子。